文献群公表,东丹八叶传。
圭璋贻嗣德,兰藻霭遗编。
禁籍虚青琐,神游定玉泉。
太常千字诔,谁有笔如椽?
中书大丞相耶律公挽词二首文献群公表,东丹八叶传。
圭璋贻嗣德,兰藻霭遗编。
禁籍虚青琐,神游定玉泉。
太常千字诔,谁有笔如椽?
诗句翻译:
- “文献群公表”:《元史》载,耶律楚材曾任中书令(相当于现在的宰相),故有“文献群公”之称。
- “东丹八叶传”:耶律楚材是契丹人,其家族在历史上多次担任重要职务,因此有此称号。
- “圭璋贻嗣德”:此处用“圭璋”比喻高尚品德,希望他的儿子继承和发扬这些美德。
- “兰藻霭遗编”:形容他的文采如同兰花与海藻,充满智慧和美感。
- “禁籍虚青琐”:“禁籍”指皇室藏书,“青琐”为皇帝宫门上的铜锁,这里喻指权力和荣耀。
- “神游定玉泉”:玉泉是一处名胜,常用以比喻理想或境界。
- “太常千字诔”:太常寺是古代礼部下属机构,负责祭祀礼仪。此处可能是指对耶律楚材的哀悼之辞。
- “谁有笔如椽”:用来形容文字的力量之大,如同椽木般粗壮。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历史人物耶律楚材的深深怀念和尊敬。诗中通过赞美他的高尚品质、学识与地位,以及对他的去世表示哀悼,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前辈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他的人格特质的描述,也传达了对正直和清廉的赞赏。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味深长,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远的审美追求。
《中书大丞相耶律公挽词二首》不仅是对耶律楚材个人一生的颂扬,也是对其卓越贡献和崇高品格的肯定。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元代文人的才情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那个时代文化背景的重要窗口。通过这样的文学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脉络,领略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