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纤碧草与阶齐,浓绿阴中杜宇啼。
花院昼长听政好,带声飞过粉墙西。
纤纤碧草与阶齐,浓绿阴中杜宇啼。
注释:纤纤细长的碧绿的草和台阶一样高,浓郁的树荫中杜鹃鸟在啼叫。
花院昼长听政好,带声飞过粉墙西。
注释:在花开时节白天时间较长,听政时感觉很好,因为鸟儿带着声音飞过粉墙向西面飞去。
纤纤碧草与阶齐,浓绿阴中杜宇啼。
花院昼长听政好,带声飞过粉墙西。
纤纤碧草与阶齐,浓绿阴中杜宇啼。
注释:纤纤细长的碧绿的草和台阶一样高,浓郁的树荫中杜鹃鸟在啼叫。
花院昼长听政好,带声飞过粉墙西。
注释:在花开时节白天时间较长,听政时感觉很好,因为鸟儿带着声音飞过粉墙向西面飞去。
【注释】 暮春:指春末。杂兴:即随兴而写,不拘一格的诗。柽(chéng):一种落叶小乔木。额(è):门扇上画着图案或花纹的地方。书幌:有帘子的小窗。旧春:过去的春天,喻已逝的光阴。 【赏析】 这首《暮春杂兴》,写的是一幅春末的图画:满地都是杨柳荫,野水新涨,粉墙之上落满了尘灰。一对蝴蝶飞进书房,在纱窗上翩翩起舞,似乎还绕着残花寻找着什么。全诗以“暮春”为题,却无一字明言春光将尽,而是从杨柳、书幌
野塘风紧涨涟漪,桃花春寒发尚迟。 山色晚晴青不了,倚筇忘却立多时。 译文与注释: 1. 译文: - 野塘在风的作用下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桃李树因春寒而开花较晚,尚未盛开。 - 傍晚时分的天空晴朗,然而山上的颜色却因为春雨的洗礼显得有些暗淡。 - 我靠着手杖站立,不知不觉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2. 注释: - 野塘:指郊外的水塘。 - 风紧:形容风力很大。 - 涨涟漪: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然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作答。 本诗是一首登高望远的抒情之作。首联写登山所见:登上报恩寺阁高高的楼台四下观望,视野十分开阔;极目远眺,青山连绵起伏,一直伸展到天边云端。颔联由远景转向近景,描绘一幅水村图:“水村漠漠连天远,垄树沈沈带雨寒”。水边的村庄稀疏疏散
以下是对《暮春杂兴五首 其二》逐句的注释翻译和赏析: 门掩东风柳色深,暮寒脉脉透衣襟。 春天最是无凭准,一日才晴一日阴。 注释翻译: - 门掩东风:“掩”在这里有关闭之意,“东风”指的是春季温暖的风。这句表达了诗人将门关严,以免春风吹进屋内的情景。 - 柳色深:形容柳树新长出的嫩绿颜色浓郁而深远。 - 暮寒脉脉:暮色中透出的寒冷如同脉搏般持续不断。这里的“暮寒”指夜晚的低温
【赏析】 此篇写冬日偶成的景与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在逆境中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首句写“清霜欲重小春天”,点明时节是深冬,但天气转晴,阳光明媚,春意融融,万物开始复苏。“小春天”三字,既写出了冬天里春天的气息,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和向往。次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杨柳萧疏,带着晓烟。杨柳枝条细长柔软,迎风摇曳,柳絮飘飘;而柳叶则已经泛黄,显得萧疏
注释:湘云把碎剪的春衣裁剪成衣物,步入青山映照着夕阳。我已经没有心思去打渔和猎取,野禽为何也会惊飞。 赏析:此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诗中通过“湘云碎剪作春衣”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美好景色。接着,“步入青山映夕晖”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漫步在青山之中,欣赏着夕阳余晖的景象。最后,“我已无心事渔猎,野禽何事亦惊飞”两句
【注释】: 暮春(晚春)杂兴五首 其五 红药花开春欲归,绿杨阴暗燕争飞。 晚来一阵东风雨,又送馀寒上客衣。 暮春时节百花盛开,春天将要返回了,而柳树的嫩叶还郁郁葱葱,燕子在树上争着飞起来。 傍晚,忽然刮起一阵狂风,雨点打在身上,冷得刺骨,好像把春天的余温都赶跑了。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暮春时节的景象。“红药花开春欲归”写春花盛开,春天即将结束。“绿杨阴暗燕争飞”写杨柳阴翳,燕子争先恐后地飞回巢中
【注释】 ①感旧:诗人触景生情而写的一首七绝。 ②绿杨萧瑟飐秋风:绿杨树叶因秋风萧瑟而飘零飒飒作响。飐,风吹物使之摆动的意思。 ③客去门间酒盏空:客人走了,酒坛里空空如也。盏,一种古代饮酒用具,圆形的。 ④绮席:精美的丝织品制成的筵席。 ⑤画楼:雕梁画栋的楼房。 ⑥赏析:此诗写诗人秋夜独坐画楼,触景生情,怀念友人之情油然而生。全诗句句不离秋、月、人三景,而“客”字贯穿始终,构思巧妙,语言精炼
注释:三江指的是长江的下游三段,即江西、江苏、安徽境内的长江。汗漫游指在江边游玩。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吴越两国的谋臣越国大夫范蠡与仇雠吴国的伍子胥,讽刺了他们生前功高震主,死后被追封为神的行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评判和对现实政治的看法
绿杨深处画桥横,风掠平湖碧浪生。 待得笙歌城郭去,苎袍筇竹自闲行。 注释与赏析: 1. "绿杨深处画桥横":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景象,绿色的杨柳掩映中一座精致的小桥横跨,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艺术品。画桥的形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这份美好景致的欣赏和珍惜。 2. "风掠平湖碧浪生":这句诗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了春风拂过湖面,激起波纹,形成一层层碧绿的波浪
落尽红芳见绿阴,小桥流水雨馀深。 市楼横笛谁家子?吹得残阳下远岑。 译文: 昔日繁华已逝,只剩下绿荫掩映,夏日小桥边,细雨过后更显静谧。市楼上,传来一曲悠扬笛声,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让人忍不住想要探寻那背后的故事。夕阳斜洒,余晖映照着远处的山峰,一切显得如此宁静而美好。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夏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平静美好的珍惜。首句“落尽红芳见绿阴”描绘了春去秋来的景象
【注释】 己未:宋孝宗淳熙七年。杂兴:随意吟咏,抒发情怀的诗。 深红淡白:指牡丹花颜色鲜艳,花瓣有深红、浅红、白色等。随尘:随风飘落,被尘土埋没。 横风斜雨:风雨交错的样子。 池上:在池边。照影:在水面上反射出影子。 霜花:因寒冷而结成的冰花。吹入鬓毛新:风吹进鬓发,使鬓发变白。 【赏析】 《己未夏日杂兴四首》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一组七言绝句。此组诗歌描绘了夏季时节的自然景色,通过描写荷花、牡丹
【注释】 感旧:即《宿雨晴风花柳新》,作者为李商隐,此诗是其五首之一。萧萧:风雨声。暮春:指春天即将结束。草如茵:指草地长出了青草。画梁:屋上的彩绘梁木。尘锁帘垂地:指屋内的彩绘窗扇上积满了灰尘。燕子归来不见人:指燕子飞回来了,但是屋内没有人。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深宫里落寞凄清的景象。诗人通过写景抒发了对往事的追忆和感慨之情。 开头两句“风雨萧萧送暮春,百花开尽草如茵”
己未夏日杂兴四首 中庭日午橘花开,蜂蝶何知故故来。 一阵南薰生殿角,乱飘香雪点苍苔。 注释:庭院中的太阳正午时分,橘子花盛开了。蜜蜂和蝴蝶,它们为什么知道这里开满了花,还特意飞过来呢?一阵暖风从南方吹来,吹进了殿堂的角落,使得满地的花瓣乱飞,就像雪花一样飘落下来,落在青绿色的苔藓上。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夏季景色的小诗。诗人在夏日的中午,看到庭院中橘子花开,便产生了许多联想
【注释】 1. 过林逸次韵岩栖翁:这是作者的一首诗,原题作《过林逸次韵岩栖翁》。“过”是路过的意思,“逸次”即重唱、再唱。岩栖翁:即张岩栖,字君采,号石屏。宋代诗人和画家。2.花边曾醉少年春:指年少时曾经在花丛中醉酒。3.白首相过不厌贫:指年老的时候依然过着朴素的生活,不嫌贫贱。4.汉家徵诏急:指汉代征召贤才诏令紧急。5.西山犹有卧云人:指山中有隐居者。6.卧云人:指隐士。7.赏析
朔雁初归花欲妍,江云澹澹晚晴天。 朔雁:北方来的大雁。“朔”,北。 花欲妍:花儿正盛开。 江云:江上的云彩。“澹澹”:形容水色或云色等浅淡。 晚晴:傍晚的晴朗天气。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第一句“朔雁初归花欲妍,江云澹澹晚晴天。”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北方来的大雁刚刚回来,花朵也正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