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催归客,天寒道路长。

残冬涉易水,几日到浔阳?

学见吾宗盛,身随圣道昌。

未应嗟晚达,松菊近柴桑。

诗句翻译:

  • 五老(指五位老人)催促我回家,天寒地冻路途漫长。
  • 我渡过易水(易水在今河北省),几日就能到达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
  • 看到我们这一辈的人都很优秀,自己跟随圣贤之道也兴旺发达。
  • 不应该因为年岁稍晚而感到遗憾,就像松树与菊花接近柴桑一样亲近。

注释与赏析:

  1. 五老催归客: “五老”在这里指的是古代传说中能够预知未来和预示祸福的老人。他们常常被用来象征命运或时间的力量,这里可能暗示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旅程的主题。
  2. 天寒道路长: “天寒”描述了天气的严寒,“道路长”则表达了旅途的艰难和漫长。这两句共同描绘了一幅冬日旅途图,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旅途的辛苦。
  3. 残冬涉易水: 这里的“残冬”指的是冬季的最后一部分,“涉易水”则是指渡过易水。易水是一条著名的河流,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境内,流经多个历史名城。
  4. 几日到浔阳?: “浔阳”是江西九江市的一个古称,这里可能是诗人此行的目标地点。通过询问“几日到”,表达了对未来旅途时间的期待和对即将到达目标的兴奋。
  5. 学见吾宗盛: “学见”可能意味着通过学习或观察来见证或理解,“吾宗盛”则表示家族或同代人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人物。这两句表达了对家族兴盛的自豪感和对同辈成就的认可。
  6. 身随圣道昌: “圣道”通常指儒家思想或其他道德、宗教教义所倡导的高尚之道,“昌”则意味着繁荣、兴旺。这一句表达了诗人遵循圣贤之道并因此得到发展的愿望和信心。
  7. 未应嗟晚达: “未应”可能表示不必,“嗟晚达”则是感叹自己的年龄尚轻但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这一句强调了及时行乐和积极进取的重要性。
  8. 松菊近柴桑: “松菊”通常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柴桑”是东汉末年著名隐士陶渊明的居所,位于今天的江西上饶。这一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希望像陶渊明那样保持清高品质,远离尘世喧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天里踏上旅途,经历了一段艰难的路程后终于到达目的地。他见证了家族的兴旺,并对同行者的成就表示赞赏。诗人对自己是否应该因年纪较轻而感到遗憾持有一定的保留态度,反而更重视保持高洁的品性和远离世俗的诱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