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吹云云不裂,南纪酣酣三日雪。
辰阳冷掾故不冷,破帽棕鞋来作别。
先生自是我辈人,锦袍丹绂曾青春。
黄金筑台不肯上,水晶宫中一角麟。
一朝忽著儒冠起,泛宅浮家五千里。
系船花岸茹蒸霞,为展皋比说诗礼。
宣尼未始三年淹,我亦鸣榔下湘水。
萧云曹志上所知,铨量当遣教五溪。
先生行止无不可,瓜期况尔来迟迟。
问君此行何所之,武陵思我还当归。
是间少长致足乐,采花食实薪桃枝。
落日天低洞庭野,木叶萧萧风上下。
留君小住君掉头,前有十浆先馈者。
苍苍烟水解迷人,莫倚川原物色新。
汉家会有蒲轮使,珍重修程稳致身。
【注释】
奉饯:送别。
学舟老先生:指李公佐。
疾风:猛烈的风雨。
南纪:南方。
辰阳:地名,在今湖南常德市。
冷掾:冷官,这里指被贬为县令的人。故不冷:并不感到寒冷。
破帽棕鞋:形容贫寒朴素的行装。来作别:来到此地告别。
先生自是我辈人:我和你都是同一代人。
锦袍丹绂:指高官显贵。
黄金筑台:比喻富贵。
水晶宫中一角麟:像麒麟一样珍贵。
一朝忽著儒冠起:突然戴上了儒生的帽子。
泛宅浮家:泛指漂泊生活。
五千里:形容路途遥远。
皋比:古代一种乐器。此处泛指琴。说诗礼:谈论诗礼。
宣尼: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未始三年淹:未曾长久地淹留。
鸣榔:敲船舷以声助行。下湘水:从湘江而下。
萧云:形容天气阴沉,云层低垂。曹志上所知:指张孝祥曾向孝宗皇帝上书言事。上所知:上奏皇上所知道的。
铨量:考核评定。当遣教五溪:应当派遣去治理五溪地区。教:教导。
瓜期:约定日期。瓜田,语出《战国策》中“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这里用此典喻指张孝祥此行是奉命差遣。尔来迟迟:你为何来晚了?尔:你。迟迟:缓慢、迟缓的样子。
武陵:地名,在今湖南省常德市西,传说为古渔父避世之地。思我还当归:希望你归来后还能回到我这里来。
采花食实薪桃枝:摘花吃果,砍柴烧火。
落日天低洞庭野:落日映照洞庭湖边的原野。
木叶萧萧风上下:树叶飘零,秋风拂动,草木摇落的景象。
留君小住君掉头:留你暂住一下,你却转身离去。
前有十浆先馈者:前面有人送来十碗酒菜招待。
苍苍烟水解迷人:茫茫烟雾迷离的水面上令人神往。
莫倚川原物色新:不要只倚仗山川风光,景色总是更新变化的。
汉家会有蒲轮使:汉代会有能屈节降敌,出任使节的贤人。蒲轮,即蒲轮之驾,指使者。
珍重修程稳致身:祝愿你在仕途上一路平安如意,步步高升。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李公佐是当时有名的诗人,与张孝祥同乡,又是好友,所以作者特地写下这首长篇送别诗,表达自己对他的敬仰之情和惜别之意。诗中既有赞美、称颂,又有惋惜、劝勉,表现了深厚的友情和高尚的情操。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开头四句描写送别的场面,接着写友人归途经过的山水风光,最后四句是作者对朋友的赠言和劝勉。
开篇“疾风吹云云不裂”,以疾风摧折树木来比喻李公佐遭遇挫折的不幸命运;“南纪酣酣三日雪”,以南纪三天三夜的大雪来比喻他遭受的磨难之多、深重之烈;“辰阳冷掾故不冷”,用辰阳县冷的官吏反衬李公佐的不冷,表明他对官场冷暖已司空见惯;“破帽棕鞋来作别”,用简陋的行装来比喻他贫困潦倒的处境。这四句既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又点明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心情,并引出下文,为后面抒写自己的感慨作了铺垫。
第二段写友人归途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的关切之情。友人即将赴五溪上任,诗人担心他在那里会遇到许多困难,便写下这段诗句:“先生自是我辈人,锦袍丹绂曾青春。黄金筑台不肯上,水晶宫中一角麟。”李公佐曾担任过高官显爵,现在却要去做一名普通百姓的官,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巨大的转折,也是一次人生的重新选择。诗人认为李公佐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证明他有超群的眼光和不凡的胆识,但同时也提醒他要谨慎从事,不可轻率行事。
第三段写友人即将离开,诗人设宴饯行的情景和临行前的勉励之词。“一朝忽著儒冠起,泛宅浮家五千里。”意思是有一天忽然穿上了儒生的衣冠,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活。诗人把友人的这一变化形象地描绘出来,既表现了他对自己远行生涯的羡慕,又表现出他对友人的关怀和祝愿。“系船花岸茹蒸霞,为展皋比说诗礼。”意思是友人在船上系好船只,到美丽的风景处赏玩,还兴致勃勃地弹起了琴,讲起诗文礼仪来。这一部分既是对友人即将开始的旅途生活的生动描写,又是对他美好前程的殷切期望和祝福。“宣尼未始三年淹,我亦鸣榔下湘水。”意思是孔子从未长时间滞留在一个地方,我也将挥响船桨,顺流而下。这一部分既表现了对友人前途的乐观态度,也表现了对自己事业的自信和坚定。“萧云曹志上所知,铨量当遣教五溪。”意思是朝廷中有了解情况的人,应当派他去治理偏僻的五溪地区。这一部分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又是对友人的一种信任和鼓励。
第四段诗人再次劝勉友人要珍惜机会,努力上进。“一朝忽著儒冠起,泛宅浮家五千里。”意思是有一天忽然穿上了儒生的衣冠,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活。“留君小住君掉头”,你暂且留下居住一下,你怎么又转回头了呢?“前有十浆先馈者”,前面有人送上十碗酒菜招待你。这些句子既表现了诗人的惜别之情,也表现了他对友人的真诚祝愿和深情厚意。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热烈,结构完整紧凑,层次分明清晰,富有诗意和哲理,堪称送别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