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硕堂堂集柏端,定应问俗及闽山。
为言部使无功状,减却吟诗一半间。
注释:
耆硕堂堂集柏端,定应问俗及闽山。
为言部使无功状,减却吟诗一半间。
译文:
御史大夫归来后,索要诗歌作别。
他询问百姓是否勤劳,是否到了闽山。
因为部使没有功劳的样子,所以减少了一半的诗歌。
耆硕堂堂集柏端,定应问俗及闽山。
为言部使无功状,减却吟诗一半间。
注释:
耆硕堂堂集柏端,定应问俗及闽山。
为言部使无功状,减却吟诗一半间。
译文:
御史大夫归来后,索要诗歌作别。
他询问百姓是否勤劳,是否到了闽山。
因为部使没有功劳的样子,所以减少了一半的诗歌。
【注释】 ①和白察罕:指耶律楚材(字白察罕)的诗。 ②“楚国”句:楚国,春秋时诸侯国名,在今湖北、湖南境内,这里借指荒榛丛生之地。 ③子文宅:子文,春秋楚平王之孙,曾为令尹,被楚灵王所杀。此处指屈原故里。 ④猎者:打猎的人。 ⑤菟迹:野兔踩出的脚印,即雪印。 【赏析】 《和白察罕八咏 其八 菟村夜雪》,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为耶律楚材。该诗描写的是冬日雪后,一个荒凉的小村庄中
【注释】 霜凋:因霜打而凋谢。 烂烂如春花:形容棠梨树的花朵盛开的样子。 绛霞:指红色晚霞,这里指日光映照下红墙瓦房的色彩。 【赏析】 棠店霜晴是元代诗人白朴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描写了霜降时棠梨树的景象以及其美丽动人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霜凋棠梨树”,这句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霜降后,棠梨花凋落,树木呈现出一种萧瑟、凄凉的美
【注释】 和白察罕八咏 其四:指和白察罕的八首咏泉诗中的第四首。憨:愚笨,呆痴。 憨泉灌浦:憨泉即愚泉,灌浦即灌口,在今福建连城县。此指闽北一带的泉水。 搰搰抱瓮者:抱着一个瓦罐的人(或说抱着一只陶罐)。搰搰,形容人的动作笨拙、迟钝的样子。 泉头乃结庵:把泉水边的石头当成地基,建造了一座简陋的庵堂。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闽北一带的泉井作的赞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的《赠汪郎中》。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诗句:此老今年八十三,江滨独擅汉衣冠。 译文:这位老人今年已经八十三岁了,独自在江边的汉家衣冠中显得格外突出。 注释:此老指汪郎中,他今年八十三岁。江滨指的是长江之滨。独擅汉衣冠意味着他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 2. 诗句:文章衔袖龙蛇字,须发如霜虎豹颜。 译文:他的文章内容充满龙蛇般的气势,胡须头发如同霜雪覆盖的虎豹一般威猛
注释:一座古塔耸立在山峰之上,远望就像是层层山峰。夕阳洒落在山峰之巅,化作了千丈的龙身。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古塔与山峰之美的诗作。首句写古塔之高,二句写山峰之峻,三句则通过夕阳映照,将古塔与山峰的美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景致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云景的画卷,通过白云的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蔼蔼天际云,还自青山起。 - 蔼蔼:形容云彩繁多、密集的样子。 - 天际云:指天上的云,这里特指那些覆盖在山巅之上的云。 - 还自青山起:意思是这些云彩是从青山中升起的,强调了山峰与云之间的紧密关系。 2. 昨夜为雨归,今日青山里。 - 昨夜为雨归:指的是昨夜的雨水已经退去,云彩开始回归。
【释义】:春日的平原,草木初绿,时鸟鸣啭。 还像世外人一样闲情逸致的观看农民耕田劳作。 【赏析】:这是一首和白察罕八咏中的第二首,描写春日田野上的情景。 “平原蔼初绿”,写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时鸟变芳声”,“时鸟”是作者自喻,“芳声”指鸟啼。作者把自己比作在田间闲逛的“世外人”,以超脱的态度观赏大自然的美丽。“还同世外客”三句,进一步点明题旨。 “还同世外人”是说与那些隐居深山
【注释】 1.微省星辰近:微,微小;近,接近。形容李秋谷虽出身卑微,但才华出众,接近于星辰。 2.銮坡日月迟:銮坡,指皇宫,象征皇权;日月迟,比喻皇帝的治理有如日月般迟缓。 3.上公开瑞旦:上公,皇帝;开瑞,吉祥之兆;旦,早晨。指皇帝在清晨宣布吉祥之兆。 4.旧学蔚明时:旧学,指古代的知识;蔚明,光明、繁荣。形容古代知识繁荣的时期。 5.玉琯微阳动:玉琯,指玉制的钟;微阳,微弱的阳光
【注释】 奉饯:送别。 学舟老先生:指李公佐。 疾风:猛烈的风雨。 南纪:南方。 辰阳:地名,在今湖南常德市。 冷掾:冷官,这里指被贬为县令的人。故不冷:并不感到寒冷。 破帽棕鞋:形容贫寒朴素的行装。来作别:来到此地告别。 先生自是我辈人:我和你都是同一代人。 锦袍丹绂:指高官显贵。 黄金筑台:比喻富贵。 水晶宫中一角麟:像麒麟一样珍贵。 一朝忽著儒冠起:突然戴上了儒生的帽子。 泛宅浮家
《忽剌木御史还台索诗二绝为别》赏析 程钜夫的《忽剌木御史还台索诗二绝为别》是一首充满地方色彩的诗作。在这首诗中,程钜夫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感。 首句“曾此观风惯土风,老榕能识旧花骢”描绘了诗人曾经频繁地到访此地,熟悉这里的风土人情。诗人用老榕树作为老朋友的象征,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当地环境的亲密接触
诗句:蔼蔼天始晴,苍苍景将晚。江波日东流,游子何时返? 译文: 清晨的天空渐渐放晴,夕阳下的风景开始显得有些昏暗。江水在太阳的照耀下向东流去,游子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家乡? 注释: - 蔼蔼天始晴: 蔼蔼,指天气晴朗。此句描绘了天空放晴的景象。 - 苍苍景将晚: 苍苍,形容天色渐暗或景色苍茫。此处指傍晚时分的景象。 - 江波日东流: 江波,指长江的水波。日东流,太阳从东方升起,向西方落下
【注释】: 渺渺蒲江远:渺渺,指遥远。蒲江,即今四川的乐山市夹江县,在峨眉山下的岷江中游,为古代蜀都成都的后屏障。 年年桂树秋:桂树,一种常绿乔木。这里指秋天。 空馀诗卷在:诗卷,指卢学士的作品集。 天地与长留:天地,指大自然。长留,永久地流传下去。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卢学士诗歌的永恒,表达了诗人对卢学士的怀念之情。诗的前两句“渺渺蒲江远
【注释】 濑:水流急而清澈的河段,多在山涧。 春芽:春天新发的嫩芽。 扬子江心: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扬州市附近。 茶经(zhèng):指《茶经》,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作者陆羽。合重修:即重修。 【赏析】 《十一日浯畬登舟十绝》(其一)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一首。此诗写于淳熙八年(1181年),当时诗人由建州(今福建建瓯市)到南安,再至潮州。此诗以清新的语言、明快的笔调
注释:江水清澈,我看到石头在水里闪着光,鱼儿游动的样子真是自然。让我告诉你年轻的长者,让他荡起桨,让鱼藏在深处,自由潜行吧。 赏析:此诗描写了作者在溪流中看到游鱼的生动形象,并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然的向往。首句“江清照见石粼粼”,描绘了清澈的江水与闪亮的石头相映成趣的景象。第二句“貌得游鱼态度真”,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游鱼比作有真实表情和姿态的生物,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游鱼自由自在状态的喜爱
乔达之画江山秋晚图二首遮日西来正暮秋,买鱼沽酒醉船头。 如今见画浑疑梦,知是南湖第几洲。 注释解析: - 遮日西来正暮秋:遮挡着太阳的西面正是秋天的傍晚,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 买鱼沽酒醉船头:在船上购买新鲜的鱼并喝上一杯,享受宁静的夜晚。 - 如今见画浑疑梦:现在看到这幅画让我怀疑是否还在梦中,表达了作者对画作真实性的疑惑。 - 知是南湖第几洲:这让我想起了南湖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