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霜林乌早啼,风生驿路马频嘶。
柴门犬吠天将曙,知有人家住隔溪。

【解析】

1.《早行和弟可庵二首》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作于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春。作者在杭州任知府时,曾与弟可庵同官外省。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清晨出行图:天刚亮,作者就起了床,到门外一看,只见月亮已经落到树林里去了,寒霜满地。这时,一阵风吹过来,吹得驿路上的马儿“嘶鸣”起来。这时,听到远处传来犬吠声。原来,是有人家的狗在叫。作者顺着声音寻去,发现那是一座草屋,炊烟袅袅,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间茅屋。于是,他敲了敲门。门内的人开门一看,原来是弟弟可庵。他们相见之后,便一同出门继续前行。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来分析。“月落霜林乌早啼”,意思是:月亮已落下,寒气逼人,树林里的乌鸦都早早地叫起来了。“风生驿路马频嘶”,意思是:一阵冷风吹过,驿路上的马也不停地叫唤着。“柴门犬吠天将曙”,意思是:村头小屋里,柴门敞开,狗儿还在不停地叫唤着,天色就要大亮了。“知有人家住隔溪”,意思是:我猜测,这户人家一定住在溪的对岸。“柴门犬吠天将曙”中的关键词“柴门”指的是“草屋”;“犬吠”的意思是“狗叫”;“天将曙”中的关键词是“日出”,“曙”指天快亮的时候。

【答案】

示例:

月落霜林乌早啼,

寒气逼人乌鸦啼。

风生驿路马频嘶,

驿路漫漫马蹄急。

柴门犬吠天将曙,

狗叫一声天将明。

知有人家住隔溪,

溪畔人家鸡犬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