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下策枯藜,琪树琼林属品题。
两腋天风何处去,锦岩西更碧云西。
【题解】
这首诗是李白在开元二十一年(734)春到江南时所作,诗中抒发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薄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首句“罗浮山下策枯藜”,写在罗浮山下采药,用枯藜为杖,表明自己隐逸生活的态度。次句“琪树琼林属品题”,写山中有美玉、琼树等奇珍异宝,都供人们观赏、评说。三四句“两腋天风何处去”,写在山林间漫步,感到舒畅愉快,不知道该往哪儿走去。末句“锦岩西更碧云西”写在山中的景色美好,使人陶醉。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富有哲理性。
【注释】
①罗浮:山名。②策枯藜:指采药。③琪树:美玉。④品题:观赏、评说。⑤两腋(yè):腋下。⑥锦岩:山名。⑦更:犹言向。⑧碧云:形容山色之青翠如碧云之色。
【译文】
我在罗浮山下采过药,那山上有美丽的玉石、琼树,都供人欣赏评说;我们在山腰徜徉,觉得非常惬意,不知该往哪里去;我沿着锦岩山继续前行,向西边走去,只见山色更加青翠,就像碧云一样。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在罗浮山下采集药材,并欣赏那里的美玉和琼树,表现出隐士的生活情趣。中间两句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后两句写诗人沿着锦岩山向西行,一路欣赏美景,不觉到了夕阳西下。全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此诗是李白在开元二十一年春到江南时的作品,他此时已离开长安,来到江南一带,心情十分舒畅。他游遍了名山大川之后,来到罗浮山脚下,这里风景秀丽幽静,他决定在这里隐居下来,过一段清闲自在的生活。
诗的第一句,作者就以极其简炼而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罗浮山的图画,令人耳目一新。在这幅画面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林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树木,它们有的高大挺拔,有的低矮粗壮,但无论哪一种树木都长满了茂密的绿叶,显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这正像一首古诗所说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大自然的生命力总是如此旺盛,它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展示着生命的壮丽和美丽。
第二句诗,则进一步为我们展示了罗浮山的美丽风光。诗人在这里看到了山间的美玉和琼树,这些珍宝被世人所珍爱,也成为了文人骚客笔下争相吟咏的对象。这些珍宝的存在,使得罗浮山充满了灵气和韵味,仿佛是一个仙境一般的地方,让人们不禁为之陶醉。
诗的第三句更是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境界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想象到诗人在山林间漫步时那种舒畅愉悦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忘记了一切烦恼和忧伤,只想随处而动,随意而行。这种境界让人向往,让人沉醉,仿佛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快乐和享受。
最后一句诗,诗人又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里的锦岩山高耸入云,山色斑斓,与碧云相映成趣,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样的景色让人陶醉不已,让人心旷神怡。
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