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垂柳晓啼鸦,露径苔封芍药芽。
分得鄱阳云一半,自携春雨种黄花。
柴门垂柳晓啼鸦
露径苔封芍药芽分得鄱阳云一半
自携春雨种黄花
- 诗句释义:
- 柴门垂柳晓啼鸦:描述清晨时分,柴门旁的柳树伴随着乌鸦的啼鸣。
- 露径苔封芍药芽:描绘了湿润的小径上覆盖着青苔,以及芍药芽的生长状态。
- 分得鄱阳云一半:指得到鄱阳湖上空的云彩中的一片,暗示着自然之美。
- 自携春雨种黄花:诗人自己携带春天的雨水去种植黄色的花朵,表达了对大自然的亲近和欣赏。
- 译文注释:
- 黄清老(元代诗人)
- 柴门、垂柳、晓啼鸦:描绘出一幅清晨的画面。
- 露径、苔封、芍药芽:展现了一种静谧而美好的自然环境中的景象。
- 分得、鄱阳云一半: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受。
- 自携、春雨种黄花: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诗人以清晨的场景为背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图景,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
- “柴门垂柳晓啼鸦”,以垂柳和啼鸦为画面,营造出一个宁静、清新的氛围。
- “露径苔封芍药芽”,则通过露珠、小径、青苔等元素,勾勒出一个充满生机、富有层次感的自然景象。
- “分得鄱阳云一半,自携春雨种黄花”两句,更是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大自然之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相关分析:
- 从艺术手法来看,这首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性和形象性。
- 从主题上看,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 从创作背景来看,这首诗可能是黄清老在游览鄱阳方氏心远亭时所创作的。这个景点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也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 总结: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成功地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这首诗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