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洲无恙在,依旧匝溪湾。
阑护竹三径,屋环梅数间。
幽池生草梦,危石绣苔斑。
遥想衔杯处,何曾醉玉山。

这首诗的作者为宋代诗人杨万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次宋省斋怀竹洲
次,即拜访。宋省斋,指宋学士的书房。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竹林和竹洲的怀念,因此以“次”字开头,表示去拜访宋学士的书斋,并表达对那里竹子的思念。
“苍洲无恙在,依旧匝溪湾。”
苍洲,指宽广的江面或湖泊。此处指的是江边宽阔的洲地。无恙,意为没有受到损伤。匝,包围之意。溪湾,指小河或河流的弯道。这句意思是说,那片宽阔的江面上的洲地依然安然无恙,就像被河水环绕着的小河湾一样。
“阑护竹三径,屋环梅数间。”
阑护,指用栏杆或篱笆围起来的保护措施,也可以用来指代园林中的小路。竹三径,形容有三条小路被竹子围绕。屋环梅数间,形容房屋周围有数间梅花围绕着。这句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让人联想到一个幽静的园林。
“幽池生草梦,危石绣苔斑。”
幽池,指深而幽静的池塘。生草梦,形容池塘里的水面上长满了草,仿佛是在水中编织的草梦。危石,高高的岩石。绣苔斑,形容石头上覆盖着青苔,就像精美的刺绣一样。这句描绘了池塘中生长的草以及周围的岩石和青苔,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遥想衔杯处,何曾醉玉山。”
遥想,指遥远地回忆。衔杯,指手持酒杯饮酒。这两句诗通过想象,回忆起与友人共饮的情景,但诗人并未沉醉如玉山般,意指自己并没有完全沉浸在酒中,而是有所节制。这里的”玉山”是一个典故,比喻人醉酒后的神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记游之作,通过对竹洲、小河湾、园林、池塘等自然景观的刻画,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和动词,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还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如将池塘中的草比作“生草梦”,将石头上的青苔比作“绣苔斑”,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效果。此外,诗歌还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如“遥想衔杯处,何曾醉玉山。”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即人生应有所节制,不应沉溺于享乐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