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贤非智半痴聋,性禀天然雅淡中。
闲阅废兴槐国梦,细思得失楚人弓。
事无欺世心何愧,诗为伤时句不工。
却谢梅花开几点,年年此日伴山翁。
非贤非智半痴聋,性禀天然雅淡中。
闲阅废兴槐国梦,细思得失楚人弓。
事无欺世心何愧,诗为伤时句不工。
却谢梅花开几点,年年此日伴山翁。
译文:
非贤非智半痴聋,性禀天然雅淡中。
闲阅废兴槐国梦,细思得失楚人弓。
事无欺世心何愧,诗为伤时句不工。
却谢梅花开几点,年年此日伴山翁。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以及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慨。诗人以“非贤非智半痴聋”开始,描绘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即并非完全聪明智慧,但拥有一种自然的、淡泊的天性。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性,也反映了他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性禀天然雅淡中”,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内在特质。这里的“天然”指的是天赋的、不受外力强加的自然属性;“雅淡中”则表明他的性情既高雅又平淡,没有过度的欲望或浮躁。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性格,也为后续的内容奠定了基调。
在诗的下部分,“闲阅废兴槐国梦”,“细思得失楚人弓”两句分别描述了诗人对历史和政治的态度以及他对个人得失的看法。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的看法和态度。这里的“废兴”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些兴衰更替,而“楚人弓”则可能隐喻个人命运的起伏变化。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反思,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思考价值。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事无欺世心何愧,诗为伤时句不工”,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和批评。他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往往追求虚名而忽视真实,这种行为让他感到羞愧。同时,由于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的限制,他的诗歌可能未能达到应有的艺术高度。
最后两句“却谢梅花开几点,年年此日伴山翁”则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淡然处之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这里的“梅花开几点”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韧。每年这个时候,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诗人总能在这静谧的环境中找到内心的平衡和慰藉。
整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特见解和感悟。这种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