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板休题只任真,也无艰苦与悲辛。
屠苏后饮身虽老,毛颖频挥道不贫。
昨夜灯花今岁兆,今朝元日昨宵春。
迩来时俗全非古,乌帽长衫能几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文学家张可久,全诗如下:
癸未元日
桃板休题只任真,也无艰苦与悲辛。
屠苏后饮身虽老,毛颖频挥道不贫。
昨夜灯花今岁兆,今朝元日昨宵春。
迩来时俗全非古,乌帽长衫能几人。
注释:
- 桃板休题只任真:”桃花木制的牌子,请不要再在上面题诗了,只需保持真实。”
- 也无艰苦与悲辛:”即使有艰难困苦和悲伤痛苦,也只能自己承受,无需抱怨。”
- 屠苏后饮身虽老:”在屠苏酒之后,虽然年纪渐长,但身体仍然强健。”
- 毛颖频挥道不贫:”经常使用笔墨的人不穷困,因为他们通过写作赚取稿费或教书育人来谋生。”
- 昨夜灯花今岁兆:”昨晚的灯芯结出了花,预示新的一年会有好运。”
- 今朝元日昨宵春:”今天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天,昨晚还在春天。”
- 迩来时俗全非古:”近来的社会习俗都变得和古代不同了,不再遵循古时的规矩。”
- 乌帽长衫能几人:”穿着黑色帽子、长衫的人能有几个人呢?”
赏析:
这首诗以庆祝新年为背景,通过对节日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表达了对新年到来的喜悦和对传统的尊重,次句则透露出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诗人选择勇敢面对,而不是陷入悲叹。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节日习俗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现代社会变化的思考,以及对于坚守传统和追求进步之间矛盾的感慨。最后一句则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讽刺,揭示了社会中一些人的虚伪和矫揉造作。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示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