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窟宅白云扃,山径迂回峻复平。
烟冷恐遗丹灶在,草深不向斗坛生。
市廛尘隔二三里,岩谷禽啼一两声。
莫讶此来仙不见,遥岑寸碧眼增明。

注释:

  • 神仙窟宅白云扃,山径迂回峻复平。
  • 神仙的居所被白云环绕着,山间的小径曲折蜿蜒,高高低低。
  • 烟冷恐遗丹灶在,草深不向斗坛生。
  • 烟雾寒冷恐怕丹灶被遗漏了,草木茂盛却不向斗坛生长。
  • 市廛尘隔二三里,岩谷禽啼一两声。
  • 市场和街道相隔二三里,山中的鸟儿啼叫一两声。
  • 莫讶此来仙不见,遥岑寸碧眼增明。
  • 不要因为仙来不来而惊讶,远处山峰如一尺长的碧玉,让眼睛也感到明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南山时写的一首次韵诗,表达了他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两句“神仙窟宅白云扃,山径迂回峻复平。”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仙境画卷。神仙的居所被白云环绕着,山间的小径曲折蜿蜒,高高低低。这两句话通过对神仙居所和山间小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两句“烟冷恐遗丹灶在,草深不向斗坛生。”进一步描写了山中的景象。烟雾寒冷可能已经将丹灶遗忘了,草木茂盛但不向斗坛生长。这两句话通过对比和衬托,突出了山中景色的独特之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诗人写到自己的所见所闻:“市廛尘隔二三里,岩谷禽啼一两声。”市场和街道相隔二三里,山中的鸟儿啼叫一两声。这两句话通过对城市与山林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远离。
    最后两句“莫讶此来仙不见,遥岑寸碧眼增明。”不要因为仙来不来而惊讶,远处山峰如一尺长的碧玉,让眼睛也感到明亮。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寸碧”这一形象生动的词汇,将远处的山峰比作一尺长的碧玉,让读者仿佛看到了那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
    这首诗以仙境为背景,通过对山水、云雾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一些生动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魅力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