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又是二分过,日月如梭可奈何。
对景诗成新意少,持杯量减旧时多。
禁烟修禊偶同日,落絮飞花逐逝波。
只恐阴晴天不定,明朝有兴亦蹉跎。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本诗句,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以及理解重点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再仔细阅读理解每一行的内容,最后按照题干要求进行作答。

本首诗的标题为“上巳同省斋直轩郊游”,是日又值寒食节。从诗题来看,这是一首纪实性很强的诗。上巳节和寒食节都是古代重要的节日,上巳节在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这两个节日在古代都很重要,所以,作者在这一天出游,是很有意义的。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即景诗。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两句写景时有层次感:先写时间(韶光又是二分过),然后写天气(日月如梭可奈何)。这一句写出了时间的短暂,写出了天气的变化之快,写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感。后两句写情时,有层次感:先写心情(持杯量减旧时多)——接着写动作(禁烟修禊偶同日)——再写结果(落絮飞花逐逝波)。这一句写的是诗人的感慨,写的是诗人的失落之情。

【答案】

①“韶光又是二分过”中的“韶光”指美好的时光;“二分”指十分之一,即十二分之一。这句诗写出了时间的短暂。②“日月如梭可奈何”中的“日月”指太阳和月亮,“梭”本指织布用的工具,这里比喻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一样飞快地移动。这句诗写出了时间的快速。③“对景诗成新意少”中的“对景”指面对景物,“诗”指诗歌或诗词歌赋。这句诗写了作者看到美景,但自己却没有什么新的想法。④“持杯量减旧时多”中的“量”指饮酒。这句诗写了作者饮酒的数量减少,说明他的心情不愉快。⑤“禁烟修禊偶同日”中的“禁烟”指禁烟火,“修禊”指举行水边的祭祀活动,也就是端午节。这句诗写了这个节日与上巳节在同一天,说明作者心情愉快。⑥“落絮飞花逐逝波”中的“落絮”指飘落的柳絮,“飞花”指随风飘散的花瓣。这句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象,写出了景色的美好。⑦“只恐阴晴天不定”中的“阴晴”指阴云和晴天,“定”指固定。这句诗写出了作者对天气的担忧。⑧“明朝有兴亦蹉跎”中的“明朝”指明天,“有兴”指有机会。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明天可能还会有机会去游玩,但今天却没有去,感到很遗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