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辔来时柳未烟,榴花又见火初然。
一春人坐冰霜国,四野农歌蚕麦天。
教雨仁风弥歙境,屏山练水入吟编。
明朝马首东归去,伫看清名到日边。

【注】:

揽辔来时:即指王书史来访。

柳未烟:柳条还没有长出嫩芽,像烟雾一样。

榴花又见火初然:榴花盛开了,就像初燃的火焰。

人坐冰霜国:指国家寒冷如冰霜一般,人民生活十分艰苦。

四野农歌蚕麦天:指全国各地的农民都在忙于耕种桑田、麦田。

教雨仁风弥歙境:教风和仁雨使天地间充满了和煦的气息。

屏山练水入吟编:屏风般的山峰与流淌的清泉水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让人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

明朝马首东归去:明天我将骑着马向东返回故乡。

伫看清名到日边:等待有机会欣赏家乡美丽的景色。

【赏析】:

此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述来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情感深沉。

首句“揽辔来时柳未烟”,描绘了诗人在迎接客人时的一幕景象。当客人到来时,柳树还未长出新叶,就像烟雾一样朦胧而神秘。这一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欢迎之情。

第二句“榴花又见火初然”,则是对客人的到来带来的喜庆氛围的一种描绘。榴花盛开,就像初燃的火焰,象征着热情洋溢、充满活力的生活。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美好记忆。

第三句“一春人坐冰霜国”,则进一步描述了国家的艰难困苦。国家如同被冰霜覆盖的大地一般,人民的生活在严寒中度过。这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与关爱。

第四句“四野农歌蚕麦天”,则转向了对农民生活的描绘。全国各地的农民都在忙着耕种桑田、麦田,辛勤劳作,为家庭生计而努力。这既展示了农民的勤劳与智慧,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五句“教雨仁风弥歙境”,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教风和仁雨使天地间充满了和煦的气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一景象既体现了自然的恩赐,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第六句“屏山练水入吟编”,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水之美。屏风般的山峰与流淌的清泉水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这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一句“明朝马首东归去”,则是对诗人未来生活的一种期待与憧憬。明天我将骑着马向东返回故乡,带着对家乡的眷恋与思念,继续前行。这既是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也是对过去的留恋之情的延续。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怀念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实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