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骨已朽,万岁恐虚传。
莫上中峰顶,秦城隔暮烟。

【解析】

1.本题考查考生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上”是登上的意思,这里指的是登上了中峰顶。

2.本题考查考生对全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莫上中峰顶”一句,是诗人在登嵩山途中所发出的感叹。诗人认为,即使登上了中峰之巅,但看到那层层叠叠的山峰,也不过是一片云雾,而看不到真正的嵩山全景,所以感到失望。

3.本题考查考生对全诗的赏析和理解能力。“万岁”,指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711年-756年),唐朝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亲为皇后杨玉环。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天宝十四载(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次年,太子李亨即位,是为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安庆绪攻下西京洛阳,肃宗出逃至陕州;后因灵武节度使郭子仪、朔方节度使李光弼等勤王之师与回纥大军的夹击,才将安庆绪击败。至德三载(758年),肃宗回到长安,重新执政,改元至德。至德五年(756年)七月,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弑杀,其部将史思明拥立安庆绪为帝。同年十一月,史朝义在范阳举兵反唐,不久失败。十二月,肃宗在灵武即帝位,次年正月改元至德。此时肃宗已能控制中原。肃宗还都长安,恢复长安原有的建制。至德二年(757年)春,肃宗任命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以朔方节度使来瑱为河北副元帅,率军收复河南地区;四月,收复洛阳。五月,收长安。八月,收复西京及东都洛阳。至德三年(758年)二月,肃宗还长安,三月封泰山。六月,改元乾元,肃宗开始实行削藩政策。至德四年(759年)二月,安禄山之子庆绪在邺郡被部下杀死,其部将史思明杀庆绪,自称燕国皇帝。五月,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统率朔方、安西等军讨伐史思明。十月,收复洛阳。至德五年(756年),史朝义降唐,至此,安史之乱被基本平定。

4.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此首诗写诗人游嵩山十三首中的第三首,从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诗人此次登山是带着一种沉重的心情去的。他想到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已经死去,而自己却仍然活着,这种生死两隔的反差让诗人倍感悲哀。因此,诗人在登山时,心中充满了哀叹之情。

【答案】

轘辕坂

茂陵骨已朽,万岁恐虚传。

秦城隔暮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