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周南见此翁,未应抵苦厌尘笼。
人须老后心方定,诗到工时例合穷。
饭颗尽从嘲杜甫,荆钗元不笑梁鸿。
倚楹三咏鸱枭句,始信《离骚》继国风。
岁晚周南见此翁,未应抵苦厌尘笼。
人须老后心方定,诗到工时例合穷。
饭颗尽从嘲杜甫,荆钗元不笑梁鸿。
倚楹三咏鸱枭句,始信《离骚》继国风。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岁月已晚在南方,见到这个老人,他并不厌恶被尘世所困扰。
人到了老年才能内心安定,诗到了精湛的境界自然会穷尽。
米饭粒都被嘲笑为杜甫的饭颗,荆钗也不会笑梁鸿的荆钗。
倚靠在窗边三遍咏唱鸱枭的诗句,这才相信《离骚》继承了《诗经》。
注释:
- ^1^ [金朝]杨奂的作品。
- ^2^ “岁晚周南见此翁”:岁晚指的是晚年,周南是一个地名,这里指代了一位老者。“见此翁”表示看到这位老者。
- ^3^ “未应抵苦厌尘笼”:诗人认为,人到了晚年,心境应该更加宁静,不会被世俗的困扰所困,所以这里说“未应”。
- ^4^ “人须老后心方定”:人到了老年,才能真正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定。
- ^5^ “诗到工时例合穷”:当诗歌达到了精妙的境界时,自然会展现出它的深度和广度,这是自然的规律。
- ^5^ “饭颗尽从嘲杜甫,荆钗元不笑梁鸿”:这里的“饭颗”和“荆钗”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象征性物品,代表着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嘲杜甫”和“笑梁鸿”则是用来形容他们的诗歌才华和生活态度。
- ^5^ “倚楹三咏鸱枭句,始信《离骚》继国风”:这里的“倚楹”是指靠在柱子上,象征着诗人的独立思考和创作。“鸱枭”是古代的一种动物,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离骚》继国风”则是指《离骚》这部作品继承了《诗经》的优良传统和风格。
赏析:
《次答庭干》是一首表达对人生、诗歌创作以及历史传承的深刻感悟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一个晚年的老者,表达了对人生经历的深刻理解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同时,通过对古代文人的象征性物品的引用,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诗歌美学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