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长杨馆,人家只翠微。
溪流环监署,林影入宫闱。
花鸭夜方静,竹䶉秋更肥。
青仙无处问,老泪日沾衣。

陶君秀晋人尝为司竹监使因祖渊明尝游五柳庄为立五柳祠在县东西原方见有祠堂诗碑向禹城侯先生司竹时与扶风张明叙六曲李仲常凤翔董彦材从之学如白云楼海棠馆所谓胜游也兵后吾弟主之亦西州衣冠之幸感今慨昔不能不惘然也握手一笑知复何年敢先此以为质兼示鄠亭赵秀才其三

不见长杨馆,人家只翠微。溪流环监署,林影入宫闱。花鸭夜方静,竹䶉秋更肥。青仙无处问,老泪日沾衣

注释译文: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不见长杨馆,人家只翠微”直接点明了地点,表达了作者对往日繁华的怀念之情。长杨馆曾是汉朝时期著名的宫殿和皇家园林,如今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了一片宁静的景色。而周围的人家则显得更加清幽宁静,仿佛是那曾经的皇家庭院中的一角,让人不禁感慨万分。
“溪流环监署,林影入宫闱。”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图。清澈的小溪围绕着监署流淌,而茂密的树林则在宫殿周围投下了阴影。这里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回声在耳边回荡。
“花鸭夜方静,竹䶉秋更肥。”这两句话描绘了夜间的宁静场景。夜晚,一群悠闲自在的花鸭在水中漂浮,享受着清凉的水面。而在岸边,茂盛的竹子中,竹䶉(一种竹类)也在秋季里长得更加肥硕。这些景象都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青仙无处问,老泪日沾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他四处寻找传说中的青仙,却再也找不到他的踪迹。而自己年华老去,泪水也一天天增多,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情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通过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叙述方式,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