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柱从君泣堕鸢,鸱夷心事五湖船。
头颅如此人间世,不得青山对暮年。
【注释】铜柱:指汉武帝所铸的金错刀,又名“汉节”。堕鸢:坠落的飞鸢。鸱夷心事:指范蠡的心事。五湖:泛指太湖。青山:指隐士的住所。暮年:晚年。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借汉代的铜柱来抒发感慨。诗人通过铜柱的泣落、鸱夷船的远去、头颅与人间世的对比等意象来表现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往昔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铜柱从君泣堕鸢,鸱夷心事五湖船。
头颅如此人间世,不得青山对暮年。
【注释】铜柱:指汉武帝所铸的金错刀,又名“汉节”。堕鸢:坠落的飞鸢。鸱夷心事:指范蠡的心事。五湖:泛指太湖。青山:指隐士的住所。暮年:晚年。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借汉代的铜柱来抒发感慨。诗人通过铜柱的泣落、鸱夷船的远去、头颅与人间世的对比等意象来表现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往昔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岁晚周南见此翁,未应抵苦厌尘笼。 人须老后心方定,诗到工时例合穷。 饭颗尽从嘲杜甫,荆钗元不笑梁鸿。 倚楹三咏鸱枭句,始信《离骚》继国风。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岁月已晚在南方,见到这个老人,他并不厌恶被尘世所困扰。 人到了老年才能内心安定,诗到了精湛的境界自然会穷尽。 米饭粒都被嘲笑为杜甫的饭颗,荆钗也不会笑梁鸿的荆钗。 倚靠在窗边三遍咏唱鸱枭的诗句,这才相信《离骚》继承了《诗经》。
陶君秀晋人尝为司竹监使因祖渊明尝游五柳庄为立五柳祠在县东西原方见有祠堂诗碑向禹城侯先生司竹时与扶风张明叙六曲李仲常凤翔董彦材从之学如白云楼海棠馆所谓胜游也兵后吾弟主之亦西州衣冠之幸感今慨昔不能不惘然也握手一笑知复何年敢先此以为质兼示鄠亭赵秀才其三 不见长杨馆,人家只翠微。溪流环监署,林影入宫闱。花鸭夜方静,竹䶉秋更肥。青仙无处问,老泪日沾衣 注释译文: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不见长杨馆
注释: 寄商孟卿:写给商孟卿,商孟卿是作者的好友。 东原:地名,这里指代家乡。 芸窗:指书斋。 张翰:三国时吴国人,因秋风起思念故乡,辞官归隐。 惠连:南朝梁诗人江淹的弟弟谢惠连,因春草生而怀念故园。 王母:《山海经》中说,西王母住在瑶池之侧。 溪翁:泛指隐士。 侯芭:春秋时鲁国贤大夫公仪休,他爱吃鱼,但有人给他送鱼吃时,他会把鱼扔回。 太玄:《老子》中的《太玄》。 赏析:
城荒寺古冷如冰,绛帐谁烧照佛灯。 闲绕空阶观石刻,偶闻音语得乡僧。 注释: - 城荒:城市破败,荒凉无光。 - 寺古:寺庙古老,历史久远。 - 冷于冰:形容寒冷之极,如同冰一般。 - 绛帐:红色的帷帐,古代僧人用以遮蔽的布幔。 - 谁烧:没有人点燃。 - 照佛灯:照亮佛像前的灯笼。 - 闲绕:随意地绕。 - 空阶:空荡的台阶。 - 石刻:石制的雕刻。 - 偶闻:偶然听到。 - 音语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内容与主题。解答此题,需要把握全诗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第一句“轵道牵羊事已非,更堪行酒着青衣”,写李斯因赵高诬陷而被迫自尽,其妻子被牵连入狱之事已成定局,如今又有人要来劝饮行酒。“轵道”是地名,在今陕西三门峡市陕县。这里指秦朝京城咸阳的北门。李斯曾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后来却落得个全家被抄的悲惨结局。李斯的儿子和女儿也都被牵连入狱
陶君秀,晋人,尝为司竹监使。因祖渊明尝游五柳庄为立五柳祠在县东西原方见有祠堂诗碑。向禹城侯先生司竹时与扶风张明叙六曲李仲常凤翔董彦材从之学如白云楼海棠馆所谓胜游也兵后吾弟主之亦西州衣冠之幸感今慨昔不能不惘然也握手一笑知复何年敢先此以为质兼示鄠亭赵秀才 其四 老病乡心重,艰危世契疏。 少年知自立,近日定何如。 渭上千丛玉,陂头半尺鲈。 往来元不恶,容我坐篮舆。 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
《呈公茂》 十五年雪冰相看,风姿依旧照人颜。 自分归隐于野草,君心犹在路旁观。 渭北几时无梦寐,终南处处有清泉。 求田问舍何足惜,伴我太玄草已繁。 注释: 1. 冰雪相看十五年 - 形容时间长久,就像冰雪一样寒冷和明亮。 2. 风姿依旧照人颜 - 形容人物的风采仍然美丽如初。 3. 自分归隐于野草 - 表示自己愿意隐居山林。 4. 君心犹在路旁观 - 表示对方还在路上观望。 5.
宿重阳宫 村落到山尽,轩窗临水多。 野禽如旧识,邻叟渐相过。 林静连官竹,篱疏补女萝。 夜深眠不著,倚杖看星河。 注释: 村落到山尽:村落延伸到山的尽头 轩窗临水多:轩窗对着流水 野禽如旧识:野禽像老朋友一样熟悉 邻叟渐相过:邻居的老人逐渐走过来 林静连官竹:树林安静,连着官家竹子 篱疏补女萝:篱笆稀疏,修补着女萝 夜深眠不著:夜深了还睡不着 倚杖看星河:靠着拐杖观看银河 赏析:
陶君秀,晋人,曾为司竹监使。因祖渊明尝游五柳庄,为立五柳祠堂在县东西原方见有祠堂诗碑。向禹城侯先生司竹时与扶风张明叙六曲;李仲常凤翔董彦材从之学,如白云楼、海棠馆所谓胜游也。兵后吾弟主之,亦西州衣冠之幸。感今慨昔不能不惘然也。握手一笑知复何年敢先此以为质兼示鄠亭赵秀才其二 违别亦已久,萧萧双鬓丝。 自怜多病后,不似早年时。 暮雨千山道,春风五柳祠。 剩留溪上竹,到处刻新诗。 赏析
【解析】 “病中次答”即“病中再次答谢”,这是诗人与友人书信往来的用语,所以第一句应为“病中再次答谢”。第二句的意思是:我离开南塘已经十五年了。第三句的意思是:梁园的狂放不羁的司马之流,是不适合我的。第四句的意思是:我要在药裹里装好身体,用心计去经营世俗之事。第五句的意思是:我将在涌翠亭前的水边,再一次见到我家的清泉。 【答案】 病中再次答谢。 十五年后重返故地,一别南塘; 梁园之狂士不合我意
注释: 不走瀍东走涧西,八年迎送愧山妻。 这句意思是说,我不愿走洛阳东边的瀍水,也不想去西边的涧水,因为我已经在那里住了八年,每次迎接妻子的归来和送别妻子的远去都让我感到惭愧。 长思醉卧高堂上,满枕春风听竹鸡。 这句意思是说我常常在醉酒后梦见自己高堂之上酣睡,枕边是春天的气息和竹林中传来的鸟叫声。 赏析: 这首《寄君美二首》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前两句写诗人不愿离开洛阳的原因
注释: 1. 仕晚自知为学拙,家贫人道治生疏:年纪大了才知道学问不够好,家境贫寒人家都说治理生活很困难。 2. 满山薇蕨春风老,昨夜邻翁有报书:满山的野菜在春风中已经变老了,昨晚隔壁老翁送来了书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问和生活的感慨。 首句“仕晚自知为学拙”,意味着诗人年纪大了,才意识到自己的学问不够好。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评价,也反映出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过汤阴崇寿寺二首 老僧七十六春秋,霜满修眉雪满头。 见说故人揩病目,几时携杖入西州。 注释: 过汤阴崇寿寺二首 其二:金朝。杨奂。 老僧七十六春秋,霜满修眉雪满头。 见说故人揩病目,几时携杖入西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而荒凉的寺庙,它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冰冷的感觉让人想起极冷的气候。在这个寺庙里,有一张红色的帷幕,可能意味着这是一个重要的场所或者有着特殊的意义
燕子迎风掠水飞,楼前杨柳绿依依。 十年不作南塘梦,怕见残阳上客衣。 注释: - 燕子:这里指的是燕子在飞翔时的姿态。 - 楼前:指的是在楼前的景色或位置。 - 杨柳:指的是杨柳树,通常春天是杨柳发芽的时候。 - 绿依依:形容杨柳的绿叶茂盛。 - 南塘梦:可能指的是过去的某个地方或者某个美好的记忆。 - 残阳:夕阳的意思,常用来形容日落的景象,也可以用来比喻晚年或衰败的事物。 - 上客衣
这首诗是《谕内》的原文,作者是宋代诗人李清照。以下是逐句释义: 天地具此身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之间有一个人,他具有这个身体的存在。 胚胎乃潜受 —— 这是说,人的生命是从胚胎时期开始逐渐形成的。 甚者感异类 —— 这是指有些人对不同寻常的事物或者观点非常敏感。 焉敢计妍丑 —— 这里的意思是说,这些人不会去考虑事物的好与坏,只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冠盖传百世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古意》组诗中的一首。全诗共四十六字,分为八句,内容涉及女子的命运和生活状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勿轻钗与笄,勿贱裙与襦。 2. 柘皋一女子,健胜百丈夫。 3. 家住庐州东,库藏饶金珠。 4. 天阴夜抹漆,暴客萌觊觎。 5. 胠箧不足较,父兄罹刳屠。 6. 女年十五六,以色竟见驱。 7. 捕捉星火急,亡命洞庭湖。 8. 既为陶家妇,九嫂从渠呼。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