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风流举世希,纶巾羽扇凯歌归。
将军倘遂明农愿,依旧隆中一布衣。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同时注意领会诗歌的意境及诗人所用的表现手法。
“诸葛风流举世希”,诸葛:指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风流,这里指才华横溢。诸葛武侯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书法家等。他以智慧谋略辅佐刘备建立蜀国,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后世人称颂他的功业为“出师表”,称赞其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举世:普天下。希,稀有,少有。
“纶巾羽扇凯歌归”中的纶巾羽扇,是古代儒将的装束。“凯歌归”,即凯旋归来,表示胜利。这一句写诸葛亮功业已成,却仍保持着朴素的风貌,回归故里。
“将军倘遂明农愿”中,明农愿,即希望实现农事的耕种愿望。诸葛亮一生勤勉治政,关心民生,重视农业发展,他深知农民的艰辛,所以提出“与民休息”的政策,并亲自带头耕种田地。
“依旧隆中一布衣”中,隆中,地名,在今湖北襄阳市西。隆中对策,是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前,诸葛亮对刘备所提出的治国方略。诸葛亮曾隐居南阳隆中(今湖北襄阳),躬耕陇亩,过着隐居生活。但诸葛亮并未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他时刻关注着天下大势,为恢复汉室奔走呼号。
【答案】
译文:
诸葛亮的风采才智普天之下少有人能比肩,他带着战袍凯旋而归。如果将军能够实现农耕的愿望,我们依旧会像在隆中
一样做一名布衣平民。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怀人的诗。首句点题,说明要吊的是诸葛亮;颔联赞其功业;颈联说他虽已功成名就,但依然不改布衣之
素,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与崇敬之情。
全诗用典贴切,不堆砌典故,自然流畅。前四句写诸葛亮的功业和精神风貌,后四句写诸葛亮的人格风范,二者相得益彰
共同勾勒出诸葛亮这位千古名相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