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西郊外,开门对碧峰。
芒鞋方竹杖,徙倚抚乔松。
靖节多佳趣,东篱菊满丛。
一樽谁共酌,清话有邻翁。

【注释】

卜筑:选择住宅。西郊:指郊外。

靖节: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曾为彭泽令,因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而弃官归田园。

一樽:一杯酒。

清话:清谈、闲谈。

邻翁:邻居的老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在西郊外村中时所作,描绘了作者在山居生活中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开头三句:“卜筑西郊外,开门对碧峰。”诗人选择了郊外一处幽静的地方作为自己的住所。这里四面环山,环境十分优美。诗人打开门,面对的就是那一座座青翠欲滴的山峰,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接下来四句:“芒鞋方竹杖,徙倚抚乔松。”诗人身着草鞋,手执拐杖,悠闲地在庭院里徘徊。他一边散步一边抚摸着院中一棵高大的乔松,似乎在欣赏它那优美的树形和苍劲的姿态。

中间两句:“靖节多佳趣,东篱菊满丛。”诗人想起了陶渊明,这位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陶渊明一生热爱自然,淡泊名利,过着隐居的生活。他经常在东篱下采菊,以菊花来寄托自己的志向和情感。诗人感叹陶渊明有这么多美好的情趣和雅兴。于是,诗人走到院子里,看到那里已经开满了菊花丛,一片金黄。

最后两句:“一樽谁共酌,清话有邻翁。”诗人独自一人品着菊花酒,与邻居的老者闲聊起来。他们谈论的都是一些高雅的话题,彼此之间也相互欣赏和尊重。诗人觉得这样的生活非常惬意和舒心。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生活的描绘和对周围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生活中的悠然自得之情。同时,通过与邻居老者的交谈,又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和互相尊重的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