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洒孤山半树春,素衣谁遣化缁尘。
何如澹月微云夜,照影西湖自写真。

诗句释义

1 萧洒孤山半树春:描述墨梅在春天的孤山上,显得潇洒自如。”萧洒”意为飘逸洒脱,形容墨梅的风姿;”孤山”指西湖边的一座山,此处用以象征墨梅高洁的品格;”半树春”则是指春天时节,墨梅独自盛开的景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1. 素衣谁遣化缁尘:这里的”素衣”指的是白色的衣裳,象征着纯洁和高雅;”谁遣化缁尘”则是指是谁将这白色的衣裳染上了世俗的色彩,使其变得不再纯净?这里的”缁”指的是黑色,是佛教中的一种颜色,常用来指代僧侣。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僧侣世俗化生活的不满和批评。
  2. 何如澹月微云夜,照影西湖自写真: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月光下,淡淡的云朵映衬着湖面,仿佛在为墨梅拍摄照片一样。”澹月”指的是明亮的月亮,给人一种宁静、淡雅的感觉;”微云”则是指轻柔的云彩,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浪漫的氛围;”照影西湖自写真”则是说,在这样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墨梅的影子与西湖的美景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仿佛是墨梅在用自己的影子记录下这一切。

译文

墨梅独自在孤山绽放,展现出潇洒自在的姿态,仿佛在告诉世人它的高洁。然而,它却被世俗染上黑尘,失去了原有的纯净。不如让月光和微云来照亮这份清雅吧,让它的影子在西湖边自由地舞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墨梅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世俗化的不满。诗人用“萧洒”来形容墨梅的姿态,用“孤山”来象征墨梅的高洁品格,用“素衣”来象征纯洁的美德。而“谁遣化缁尘”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侣世俗化的不满和批评,认为这是对墨梅纯洁性的玷污。

诗的后两句,诗人借助“澹月”和“微云”这样的自然景象,以及“照影西湖自写真”这样的意象,展现了墨梅在自然中的自由与美丽。这不仅是对墨梅本身的赞美,更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