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言利臣,官好面堪唾。伟矣郑介公,直声千古播。
几叶有此孙,能倡众莫和。湖学四五年,毡寒不禁坐。
况投万山中,瘦马仍县佐。试讶鸾栖林,何如蚁旋磨。
传闻邑父老,置酒预相贺。此士多读书,爱人不可货。
今年秋风高,勿畏茅屋破。但虑执法家,需君惊贪惰。
白云缭山腰,窗竹累千个。坐念老广文,德尊犹坎轲。
县庭一分宽,百里减寒饿。苟无泽物心,卿相徒尔大。
版牍焉足稽,弦歌故非过。起瞻东壁明,讵患南箕簸。
时访隐者庐,谈馀曲肱卧。公田定几何?适半种粳糯。
【注释】:
- 熙宁:指宋神宗年号,元丰二年。言利臣:以谋求利益为名的大臣。官好面堪唾:形容人长得好看,但品行不好,令人讨厌。郑介公:指的是唐代诗人郑虔,字介公。伟矣:伟大啊。几叶:几代。此孙:此子或此孙辈的人,这里是指郑虔的儿子。湖学:即湖州学派。毡寒:指冬天穿毡衣。坐:指坐着。瘦马仍县佐:瘦马仍然担任县令(佐)。投:投奔。万山中,万山之中。瘦马,指瘦弱的马,比喻郑虔。鸾栖林:传说中鸾鸟栖息在森林里。蚁旋磨:像蚂蚁一样旋转磨盘。比喻微不足道。邑:同“野”。父老:老人。置酒:设酒宴。相贺:互相道喜祝贺。此士多读书:这个人喜欢读书。爱人不可货:爱惜人才。秋高:秋天的天空高远。茅屋破:茅草房破了。莫:不要。执法家:执法严厉的家庭。需君惊贪惰:需要你使那些贪婪懒惰的人感到震惊、害怕。
- 白云缭山腰:白色的云缠绕在山腰。窗竹累千个:窗户旁的竹子有上千棵。坐念:坐在旁边想念。老广文:年纪大的广文生,古代地方官学中的教官。德尊犹坎轲:他的德行崇高,但处境艰难。坎轲:坎坷不平。
- 县庭一分宽:县衙的庭院稍微宽敞了一些。百里减寒饿:百里之内减少了饥饿。寒饿:挨饿受冻。苟无泽物心:如果不是为了造福于民。卿相:宰相。徒尔大:白白地成为大官。板牍焉足稽:公文纸不足以记录。弦歌故非过:弹琴唱歌也不足为过。起瞻东壁明:抬头望着东边的墙壁明亮。讵患南箕簸:哪会担心南边有簸箕(星名)落下呢?
- 时访隐者庐:时常去访问隐士的屋子。谈馀曲肱卧:谈论之余就靠在弯曲的臂膀上休息。公田定几何:公田有多少亩?种粳糯:种植粳米和糯米。适半种粳糯:正好种了一半粳米和糯米。
【赏析】:
《送郑南仲赴昌化主簿》,是一首送别诗,写郑虔任昌化县主簿时的情景与感受。首联点题,交待郑虔赴任;二联叙其才德出众,备受尊敬;三联叙其在任期间政绩卓著,深得民心;四联写其离任,对友人寄语勉励,表达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末联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表达了对其将来事业的祝愿和期盼。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