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湍激幽涧,白云流远山。
偃仰长松下,延眺一怡颜。
清风拂素服,瑶花落树间。
拾薪青烟际,煮苓供晚餐。
耽此丘中赏,竟日未言还。
野老看云图
【注释】“野老”:指隐居山林的老者。“看云图”:指欣赏山水画中描绘的云和山景。 “文湍”:文溪,一条清流。“激幽涧”:水流激荡于幽静的山谷之中。
译文:一位隐士在欣赏着一幅山水画,那是一幅描绘着云雾缭绕、山峦叠嶂的图画。画中的文溪潺潺流过幽深的山谷,白色的云彩飘浮在远处的山峰之上。
赏析:此诗是一首写景诗,通过描写山水画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白云流远山
【注释】“白云”:形容山间的云雾缭绕。“流远山”:指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
译文:画中的白色云朵仿佛在流动,似乎在向远方的群山延伸。这些云朵给山峦增添了一份神秘与美丽。
赏析: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白云赋予了生命,使其仿佛有了动感。这样的描绘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也更加富有诗意。
偃仰长松下
【注释】“偃仰”:这里指的是山风轻拂,树木摇曳的样子。“长松”:指生长在山间的长青松树。
译文:山风吹拂着长青的松树,树叶随风摆动,仿佛在低语呢喃。
赏析:此句通过对松树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诗人用词简洁而形象,通过比喻和拟人等手法,使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延眺一怡颜
【注释】“延眺”:即远望,指观赏远景。“怡颜”:形容心情愉悦。
译文: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风景,心中感到无比愉悦。
赏析:此句通过对远眺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满足和喜悦。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美,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这也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然和谐生活的理念。
清风拂素服
【注释】“清风”:清新的空气。“素服”:朴素的衣服。
译文:山间微风轻轻吹过,吹拂着诗人朴素的长袍。
赏析:此句通过对清风的描述,营造了一种清凉宜人的气氛。诗人通过感受清风的抚触,感受到了自然的清新和宁静,这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
瑶花落树间
【注释】“瑶花”:指美丽的花朵。“落树间”:花瓣飘落在树间。
译文:山间的花朵如同瑶池中的仙子般绽放,纷纷扬扬地飘落在树间。
赏析:此句通过对花的描述,展现了山间的美丽景色。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花比作仙子,赋予了花朵以灵动和美丽。这样的描绘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也更加富有诗意。
拾薪青烟际
【注释】“拾薪”:捡拾柴火,泛指劳动。“青烟际”:指青烟笼罩的地方。
译文:诗人在山间捡拾柴火,青烟袅袅升起,笼罩着周围的一切。
赏析:此句通过对劳作场景的描述,展现了山间生活的艰辛和乐趣。诗人通过观察劳动者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们辛勤劳作的精神风貌,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关爱之心。
煮苓供晚餐
【注释】“煮苓”:指用茯苓泡水做饭,即茯苓炖汤。“供晚餐”:指用于晚餐的食物。
译文:用茯苓炖汤作为晚餐,品尝着这道美味佳肴,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赏析:此句通过对晚餐的描述,展现了山间生活的简单与纯粹。通过品尝一道道由大自然赐予的美食,诗人感受到了生活的满足和幸福。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耽此丘中赏,竟日未言还
【注释】“耽此”:沉迷于此,意指喜爱这种生活方式。“丘中赏”:指在山中欣赏美景。“言还”:说话,表示想要返回的意思。
译文:我沉醉于这片山中的美景之中,竟然一整天都不想离开这里。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美景的喜爱之情。从整首诗来看,诗人通过观察和感悟自然,体验到了生活的真谛。他不仅陶醉于眼前的美景,更从中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这种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也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