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老未休,十日走三州。
南雪马没耳,北风船打头。
穷犹携笔砚,寒欲贳衣裘。
渐喜家乡近,儿童浙语稠。
自宣州到湖州,风雪十天才到达。
江湖漂泊无尽头,十天行程走过三州。
南边大雪压马耳,北风凛冽船头吹。
贫困潦倒时,还携带笔墨纸砚;
寒冷时,只好赊购衣物御寒。
渐觉家乡近在咫尺,孩童们说话声声入耳。
江湖老未休,十日走三州。
南雪马没耳,北风船打头。
穷犹携笔砚,寒欲贳衣裘。
渐喜家乡近,儿童浙语稠。
自宣州到湖州,风雪十天才到达。
江湖漂泊无尽头,十天行程走过三州。
南边大雪压马耳,北风凛冽船头吹。
贫困潦倒时,还携带笔墨纸砚;
寒冷时,只好赊购衣物御寒。
渐觉家乡近在咫尺,孩童们说话声声入耳。
更有邻墙全处士,醉吟能泛百杯宽。 注释1:这句诗通过描写一个饮酒吟诗的全处士形象,展示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生活态度。全处士即指全真道的修行者,他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在古代中国,饮酒吟诗往往被视为一种文化娱乐活动,而全处士的行为则体现了他对这种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赏析2:诗人戴表元通过对全处士饮酒吟诗的描述,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之中
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命运和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下面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第一部分:青天碎浮云,飘落随长风。 - 注释: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天空中的浮云被风吹散。 - 赏析: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出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绪。 第二部分:当年江海心,聚散岂谓同。 - 注释: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看法,认为朋友之间的相聚与分别,本无相同之处。 - 赏析
《九日与儿辈游中溪》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于大历元年(766)九月九日,诗人在夔府作客期间。 悠悠循涧行,磊磊据石坐。 林垂短长云,山缀丹碧颗。 蓼花最无数,照水娇娿娜。 何知是节序,风日自清妥。 群童竞时新,藕果间蔬蓏。 欣然为之醉,乌帽危不堕。 此日山中怀,孟翁不如我。 注释: 1. 悠然地沿着山涧行走,坐在巨石上。 2. 树林下飘浮着长短不一的白云
注释: 六月十三日寿陈子徽太博十首,以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为韵。 朝游剡山巅,暮戏剡山足。 英英丹霞洞,不受尘土辱。 飞仙复何许,诸子如立鹄。 酌君沧浪泉,和君紫芝曲。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寿陈子徽太博》。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诗人为陈子徽庆祝生日,表达了诗人对陈子徽的美好祝愿。 诗的开头两句“朝游剡山巅,暮戏剡山足。”描绘了诗人早晨在山顶游玩,夜晚在山下嬉戏的场景
八月十五夜,雨中微有月色。 注释:这个诗是在描述一个中秋之夜,尽管下着大雨,但月光仍然隐约可见。 雨色今夜别,映门白鲜鲜。 注释:雨水的颜色和天空的夜色形成对比,使月光显得更为明亮。 隃知万古月,自在最高天。 注释:月亮自古以来就存在,它自由地存在于高空中。 天高无阴晴,月亦无亏圆。 注释:天空很高,没有云彩遮挡,所以月亮看起来是圆的,但它本身不会因为天气的变化而改变形状。 中间隔云雾
注释: 1. 自古皆有隐,陶生隐于酒。自古以来都有隐居的生活,陶渊明选择隐居在饮酒中。 2. 炎氛四面集,一窟在北牖。炎热的空气四面聚拢,一个窝在北窗下。 3. 世人羡桃源,桃源复何有。人们羡慕桃花源,但桃花源又有什么呢? 4. 惟容醉乡徒,百世得相友。只允许那些醉乡的追随者,百世能相知相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寿诗,以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为题材。诗人通过描绘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幽虫在午时鸣叫,千万声中只有蟋蟀最怨。 我心静时才能听到,每一声都来自蟋蟀的鸣叫。 匆匆忙忙道边的人,与我故作疏远。 注释:幽虫:指蟋蟀之类的小虫。 掩抑声千万:掩抑(yǎn yǐ)声千万,形容声音繁多。 风前:风前,指风吹过来的时候。 虚:这里指的是蟋蟀发出声音时没有实际的物体作为共鸣体。 憧憧:形容匆忙的样子。 道傍子:指在路边来往的人,他们与作者的关系比较遥远。 赏析
注释:五杂俎是古代的一种百科全书,斑斓衣指五彩缤纷的衣物。往复来,反哺儿,指的是父母教导孩子,就像鸟儿哺育小鸟一样。不获已,为人师,表示不得不做老师。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从无知到有知,从依赖父母到成为别人的老师。诗中的语言朴实无华,但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过程,都需要经历学习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尊重和关爱父母
六月十三日,寿陈子徽太博十首以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为韵其九 炎方有朱鸟,璀璀颜色异。 土人目为凤,信尔可安致。 生雏固当奇,千岁会一至。 纷纷鸿燕期,寂寂非我事。 注释:在炎热的南方有朱红色的鸟,它们的颜色非常美丽且不同寻常。当地人把它们称为凤凰,相信你们可以将其平安地带回家。小鸡出生本身就很奇异,千岁之后也会再次出现。燕子和其他鸟儿都期待着这样的大日子,而我对此并不感兴趣。赏析
【注释】酣歌:畅饮高歌。约:邀请。待约:等待与……约定。东邻伴:邻居的伴侣。泼面晴风:指春日晴好的风。涨酒澜:形容酒水涨满杯中。 【赏析】诗是作者和邻居相邀饮酒作乐而作。从字面上来看,这首诗写的是春日宴饮的情景,但诗中的“东邻”一词,又让人联想到邻里间的和睦相处,更有一种人情味。全诗写得很平实,语言质朴无华,却有一股清流之趣
诗句解读如下: 客游吴楚地,最好是秋天。三泖团脐蟹,双溪缩项鳊。桂林云顶寺,芦荡月中船。酒醒□□雁,犹胜听杜鹃。 注释:在吴楚之地漫游最好,最好是秋天。三泖地区的团脐螃蟹和双溪地区的鳊鱼都非常美味。桂林的云顶寺和芦荡里的小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酒醒时分,一群大雁飞过,比听杜鹃啼声更让人心旷神怡。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南的秋天里游览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渡长泖投小蒸邵教授宿 清晓浮双桨,黄昏值一餐。 风鸣长泖浪,云掩小蒸村。 馋极知鲈美,惊还觉雁喧。 同袍恩有爱,灯火细温存。 释义与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旅行的诗。诗中的“渡长泖”指的是在长泖河上渡过河流,而“投小蒸邵教授宿”则是投宿在一个名叫邵教授的地方。 首联“清晓浮双桨,黄昏值一餐。”描绘了清晨划船和黄昏时吃一顿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旅行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颔联“风鸣长泖浪
和邓善之秋兴二首鹤化城犹在,龙移井未枯。 百年吾道半,六合此身孤。 西山栽花屋,东风卖酒垆。 徉狂觅耆旧,处处土音殊。 注释: 1. 鹤化城犹在: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虽然已经去世,但仿佛像鹤一样化为一座城市一样存在。 2. 龙移井未枯:比喻自己虽然离开,但精神并未消逝,就像龙仍在移动的井中,井水未枯。 3. 百年吾道半: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一生所学的知识只有一半得以传承。 4. 六合此身孤:六合
【译文】 十二月二十三日,在华亭小泊。 一一歌游处,今年又寂寥。 鸡声生坞树,蜃气杂江潮。 斑白寻遗老,丹青诧丽谯。 衰怀缘子女,不惮往来遥。 【注释】 一一:一作“十”。歌游:欢宴游乐。 寂寞:孤独冷落。 坞(wù):山坞,山谷。 丹青:指画,此处泛指绘画。诧:惊叹。 斑白:指头发花白。 遗老:年迈的人。 子女:年轻貌美的女子。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流寓苏州时所作,抒发了他晚年的孤寂之感
注释: 次韵答应德茂雪后远寄 山中不来久,何处度残年。 人闷如中酒,村荒似禁烟。 将茶冰箸煮,移枕雪蓬眠。 更肯狂歌否,春风双玉船。 赏析: 此诗为作者对远方友人应德茂的问候之作。首联写与朋友相别已久,不知该在何处度过余生?颔联写自己心情郁闷如同醉酒一般无法自拔,村落荒凉仿佛被禁止烟火一样,毫无生气可言。颈联用典,将茶水置于冰上以筷子夹起,然后放入炉中煮之;将枕头放在雪蓬松的地方睡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江上青云客,天边白马生。百年文物似,一席笑谈倾。问旧能枚举,论财比芥轻。徘徊亦自好,可便濯尘缨的场景。 译文: 赠给上饶道云仲: 我在江上青云之上,如同天上的白马般自由。 百年的文物如同流水一般消逝,而我们之间的友谊却如一席欢声笑语般珍贵。 我询问过去的经历,可以详细列举出所有的事情。 谈论起金钱,我认为它就像一片叶子那样微不足道。 我们在河边徘徊,欣赏着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