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言声迹转沉沦,百折江湖乱后身。
穷未卖书留教子,饥宁食粥省求人。
坐来齿避樵苏长,往处踪迷木石邻。
翻笑古来逃世者,标名先制隐衣巾。
【注释】
己卯:宋孝宗淳熙二年,时作者五十五岁。剡:县名,在浙江东部。
休言声迹转沉沦:不要谈我声誉的衰颓。语出《论语·子张》:“夫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何敢?’ ”声迹转沉沦指名声和地位衰落。
百折江湖乱后身:意思是经历许多曲折,到晚年才得到解脱。百折,多次曲折;江湖,比喻世事;乱后身,指晚年得到解脱。
穷未卖书留教子:意思是家境贫寒,没有多余的财产留给子孙。
饥宁食粥省求人:意思是即使挨饿,也要节省开支,以免给人家添麻烦。
坐来齿避樵苏长;意思是年纪大了,牙齿掉了,但还喜欢坐在山林里砍柴、采药等。
往处踪迷木石邻:意思是以前走过的地方,现在都找不出了,因为被山林草木所遮盖。
标名先制隐衣巾:意思是隐居前先把名字写下来放在衣襟上。
【赏析】
此诗是诗人自叙一生坎坷经历的五首绝句之一。诗人以“己卯岁初葺剡居”,“休言声迹转沉沦”,起句点明自己的身世,表明自己虽已年老,但仍有志于隐居山林之中。次句则以“百折江湖乱后身”为比兴,说明自己虽然历经沧桑,却仍保持着一颗纯真的心,不愿随波逐流。接着又用“穷未卖书留教子”,“饥宁食粥省求人”两句进一步表现了自己的清高节操,即使生活困苦,也要保持高尚的品行。最后两句则写自己对山林的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厚,充分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洁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