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西风湘水清,苍霞南岳晚天明。
离家休说三千里,行道新看第一程。
橘味熟来思母遗,草名疑处教儿评。
人生谁是安居者,早拾貂蝉映父兄。

【注释】

陈无逸教谕赴攸州:陈无逸,字子高,号东湖,福建长溪人。宋理宗淳祐二年(1242)进士,授太学博士,历官至知袁州、郴州、邵州军,后为江西提刑,移知建昌军。

白露西风湘水清,苍霞南岳晚天明:秋天的早晨,湘江之畔的水很清澈,南方的山色与夕阳相辉映。

离家休说三千里,行道新看第一程:离别家乡时不必说那三千里路,因为现在刚刚开始行走旅程。

橘味熟来思母遗,草名疑处教儿评:橘子熟了想起母亲留下的橘子皮和橘子汁,而那些不认识的野草需要教孩子识别其名称。

人生谁是安居者,早拾貂蝉映父兄:世上还有谁能够真正安家呢?赶快去拾取那闪耀的貂蝉,让父亲和兄长显耀。

【赏析】

《陈无逸教谕赴攸州》,这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的场景、送别的心情和对朋友前途的关切。

“白露西风湘水清,苍霞南岳晚天明。”首联描写诗人送别的地点——湖南攸县,点出送别的时间是秋季的清晨。湘江之滨,秋日清晨,凉风习习,水面波光粼粼,远山如黛,天空湛蓝,一轮红日刚刚升起,一派清丽的景色。这两句不仅写出了送别之地的特点,还通过描绘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踏上征途的惜别之情。接着两句进一步渲染离别的气氛:“离家休说三千里,行道新看第一程。”这里用典,“三千里”是古代一种度量单位。《左传·僖公五年》说:“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如九牛一毛,而厚吾于嵩乎。”这里指友人要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到很远的攸县。“新看第一程”,意味着友人即将开始一段长途跋涉的行程,而“第一程”又暗示着这段路程漫长而艰难。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又体现了对友人即将启程的祝愿之情。

接下来两句:“橘味熟来思母遗,草名疑处教儿评。”这里以“橘味熟来思母遗”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其母亲的期望。而“草名疑处教儿评”则暗含了诗人对自己孩子的关爱之情。这里的“草名疑处教儿评”,既是对友人的一种调侃,也是对自己孩子们的一种期望。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体现了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同时,这两句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最后两句:“人生谁是安居者,早拾貂蝉映父兄。”在这句中,诗人将自己的人生境遇与友人的前程相对照,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和忧虑。这里的“人生谁是安居者”是一个反问句,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又有谁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居之地呢?而“早拾貂蝉映父兄”则是一种比喻,意指要像刘备那样,早早地为父母和兄弟争得荣耀,让他们在社会上得到认可。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又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忧虑。同时,这两句也揭示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

整首诗以送别为题材,通过对友人即将启程的祝愿和对其未来前程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