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玲珑汪太中,吟诗十叶有家风。
天寒日暮江东道,逢此颦呻牛口翁。
【注释】这首诗的作者汪济秀才,是宋代人汪洙(字藻伯,号藻溪)之子。汪洙幼时聪颖好学,曾从父游。年长后,弃举子业,专心于经学。他以《论语》为教材,编成《小学》,对后世影响很大,其著作有《论语解》、《小学诗训》、《小学篇》等。汪济秀才“饭牛稿”,就是他在江东道吟诗的诗稿。
【赏析】首句写雪景,点出题旨。次句写自己读书的情况。三句写自己读书的环境。末句写自己读书的心境。全诗用词简洁明快,读来琅琅上口。
冰雪玲珑汪太中,吟诗十叶有家风。
天寒日暮江东道,逢此颦呻牛口翁。
【注释】这首诗的作者汪济秀才,是宋代人汪洙(字藻伯,号藻溪)之子。汪洙幼时聪颖好学,曾从父游。年长后,弃举子业,专心于经学。他以《论语》为教材,编成《小学》,对后世影响很大,其著作有《论语解》、《小学诗训》、《小学篇》等。汪济秀才“饭牛稿”,就是他在江东道吟诗的诗稿。
【赏析】首句写雪景,点出题旨。次句写自己读书的情况。三句写自己读书的环境。末句写自己读书的心境。全诗用词简洁明快,读来琅琅上口。
更有邻墙全处士,醉吟能泛百杯宽。 注释1:这句诗通过描写一个饮酒吟诗的全处士形象,展示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生活态度。全处士即指全真道的修行者,他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在古代中国,饮酒吟诗往往被视为一种文化娱乐活动,而全处士的行为则体现了他对这种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赏析2:诗人戴表元通过对全处士饮酒吟诗的描述,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之中
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命运和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下面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第一部分:青天碎浮云,飘落随长风。 - 注释: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天空中的浮云被风吹散。 - 赏析: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出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绪。 第二部分:当年江海心,聚散岂谓同。 - 注释: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看法,认为朋友之间的相聚与分别,本无相同之处。 - 赏析
《九日与儿辈游中溪》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于大历元年(766)九月九日,诗人在夔府作客期间。 悠悠循涧行,磊磊据石坐。 林垂短长云,山缀丹碧颗。 蓼花最无数,照水娇娿娜。 何知是节序,风日自清妥。 群童竞时新,藕果间蔬蓏。 欣然为之醉,乌帽危不堕。 此日山中怀,孟翁不如我。 注释: 1. 悠然地沿着山涧行走,坐在巨石上。 2. 树林下飘浮着长短不一的白云
注释: 六月十三日寿陈子徽太博十首,以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为韵。 朝游剡山巅,暮戏剡山足。 英英丹霞洞,不受尘土辱。 飞仙复何许,诸子如立鹄。 酌君沧浪泉,和君紫芝曲。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寿陈子徽太博》。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诗人为陈子徽庆祝生日,表达了诗人对陈子徽的美好祝愿。 诗的开头两句“朝游剡山巅,暮戏剡山足。”描绘了诗人早晨在山顶游玩,夜晚在山下嬉戏的场景
八月十五夜,雨中微有月色。 注释:这个诗是在描述一个中秋之夜,尽管下着大雨,但月光仍然隐约可见。 雨色今夜别,映门白鲜鲜。 注释:雨水的颜色和天空的夜色形成对比,使月光显得更为明亮。 隃知万古月,自在最高天。 注释:月亮自古以来就存在,它自由地存在于高空中。 天高无阴晴,月亦无亏圆。 注释:天空很高,没有云彩遮挡,所以月亮看起来是圆的,但它本身不会因为天气的变化而改变形状。 中间隔云雾
注释: 1. 自古皆有隐,陶生隐于酒。自古以来都有隐居的生活,陶渊明选择隐居在饮酒中。 2. 炎氛四面集,一窟在北牖。炎热的空气四面聚拢,一个窝在北窗下。 3. 世人羡桃源,桃源复何有。人们羡慕桃花源,但桃花源又有什么呢? 4. 惟容醉乡徒,百世得相友。只允许那些醉乡的追随者,百世能相知相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寿诗,以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为题材。诗人通过描绘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幽虫在午时鸣叫,千万声中只有蟋蟀最怨。 我心静时才能听到,每一声都来自蟋蟀的鸣叫。 匆匆忙忙道边的人,与我故作疏远。 注释:幽虫:指蟋蟀之类的小虫。 掩抑声千万:掩抑(yǎn yǐ)声千万,形容声音繁多。 风前:风前,指风吹过来的时候。 虚:这里指的是蟋蟀发出声音时没有实际的物体作为共鸣体。 憧憧:形容匆忙的样子。 道傍子:指在路边来往的人,他们与作者的关系比较遥远。 赏析
注释:五杂俎是古代的一种百科全书,斑斓衣指五彩缤纷的衣物。往复来,反哺儿,指的是父母教导孩子,就像鸟儿哺育小鸟一样。不获已,为人师,表示不得不做老师。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从无知到有知,从依赖父母到成为别人的老师。诗中的语言朴实无华,但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过程,都需要经历学习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尊重和关爱父母
六月十三日,寿陈子徽太博十首以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为韵其九 炎方有朱鸟,璀璀颜色异。 土人目为凤,信尔可安致。 生雏固当奇,千岁会一至。 纷纷鸿燕期,寂寂非我事。 注释:在炎热的南方有朱红色的鸟,它们的颜色非常美丽且不同寻常。当地人把它们称为凤凰,相信你们可以将其平安地带回家。小鸡出生本身就很奇异,千岁之后也会再次出现。燕子和其他鸟儿都期待着这样的大日子,而我对此并不感兴趣。赏析
【注释】酣歌:畅饮高歌。约:邀请。待约:等待与……约定。东邻伴:邻居的伴侣。泼面晴风:指春日晴好的风。涨酒澜:形容酒水涨满杯中。 【赏析】诗是作者和邻居相邀饮酒作乐而作。从字面上来看,这首诗写的是春日宴饮的情景,但诗中的“东邻”一词,又让人联想到邻里间的和睦相处,更有一种人情味。全诗写得很平实,语言质朴无华,却有一股清流之趣
【释义】: 这首诗是一首咏猫的诗。诗中通过描写猫咪的动作和神态,表达了对猫咪的喜爱之情和对其平安健康的祝愿。 【注释】: 1. 狸儿轻捷豹儿斑,作势擒生也不难:狸猫轻盈敏捷,豹子斑纹醒目,它们捕猎时都显得很有气势。 2. 渐觉形神欲相贺,青奴黄奶夜平安:渐渐地,我觉得猫咪的形态和精神都在庆祝这个时刻,而它们的“母亲”(可能是主人)和“父亲”(可能是主人养的另一只猫)在夜晚也能安然无恙
吕氏六桂堂 年少奔驰有底忙,棘闱兰署梦茫茫。 白头鞍马风沙里,听说燕山六桂堂。 注释:年少时四处奔波忙碌,科举考试的考场如同荆棘丛生的庭院,梦想如同兰草生长在官府中那样渺茫。年老后依然骑着马在风沙中前行,听闻燕山有个名叫六桂堂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以时间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奋斗和晚年的感慨。首句“年少奔驰有底忙”,描绘了诗人年轻时期四处奔波、忙碌的场景。次句“棘闱兰署梦茫茫”
标题: 《张骞乘槎图》 数尺苦槎底易骑,海风吹浪白弥弥。 如今市上君平少,曾到天河也不知。 注释: - 数尺:形容木筏的长度仅有几尺。 - 枯槎:指已干裂的木头制成的船。 - 易骑:易于骑行。 - 弥弥:海浪翻滚的景象。 - 君平:古代称善于卜卦的人为君平,此处借指占卜者。 - 天河:古人认为银河是天河。 赏析: 此诗以“张骞乘槎图”为题材
诗句原文: 塞北中郎雪满头,陇西壮士泪沾裘。 人生百岁能多少,直至如今说未休。 译文: 在遥远的北方边关,一位名叫中郎的将士,头顶已被积雪覆盖。而在遥远的陇西之地,一位勇敢的战士,泪水已染湿了他的战袍。 人生在世,百年光阴犹如白驹过隙,至今仍然有许多事情尚未平息。 注释: - 塞北中郎:指驻守边疆的将领。 - 雪满头:头上被大雪覆盖。 - 陇西壮士:指生活在陇西地区的英勇战士。 - 泪沾裘
玄庙二道士俱以酒死 玄庙,指道教中的天尊神位。此句意谓两位道士因饮酒过量而死在玄庙里。玄庙即天坛,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场所。 张髯好客月千壶,余吃清贫逐斗沽 张髯,指李白的朋友、诗人张旭。好客,即喜爱招待客人。此句说李白喜欢结交朋友,常常与朋友们喝酒畅谈,一壶酒喝上一千遍。月千壶,用夸张手法写李白豪饮的情形。余吃清贫逐斗沽,意思是李白虽生活贫困,仍与朋友们一同饮酒,斗酒相酌,不辞辛劳。
注释: 湖州:指浙江的南浔。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 山从天目成群出:形容山峦连绵不绝,如同一团团聚集在一起。天目山是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境内的一个著名山峰,也是江南一带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山从天目成群出,意在描绘湖州地区山峦的壮丽景象。 水傍太湖分港流:描写湖水与太湖相连,江水分流。这里的“分港流”指的是太湖的众多河流汇入长江的河道中。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行遍江南清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