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狗须不走,见蛇须拱手。
不走尔非偷,拱手亦相厚。
无欺物自信,能胜谁肯负。
不见吴山虎,郭文探其口。

【注释】

山中玩物杂言:指隐逸山林时所作的诗歌。

玩,玩弄、欣赏。

物杂言:诗篇。

尔,你。

郭文:指郭璞的《游仙诗》。探其口:《游仙诗》有云:“吞声踯躅不敢言,白日清光待明主。”意为郭璞曾作诗请求武帝封禅。

【译文】

见狗不跑,是因为我不打它;见蛇拱手,是因为我对它们友善。

你不偷东西,我是相信你的诚实;我不怕强暴,是因为我自信。

我不信邪,所以不会欺骗别人;我不怕谁,所以我也不会辜负别人。

如果见不到吴王的猛兽,那就请你帮我去打它的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隐居山林,面对狗和蛇时所表现出的态度。前四句为第一层,后四句为第二层。全诗以狗、蛇、吴王猛兽三种事物来说明人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

开头两句“见狗须不走,见蛇须拱手。”是说看见狗不必害怕而奔跑,看见蛇不必躲避而拱手。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狗虽然凶猛,但它本性善良,不会害人,因此见到狗不必惊慌失措,也不必害怕而奔跑。同样,蛇虽有毒,但也不至于伤人,所以见到蛇也不必惶恐不安,也不必躲避。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面对恶人要勇敢,对待善人要谦恭。这就是对待人和事物应有的态度。

第三、四句“不走尔非偷,拱手亦相厚。”进一步发挥前两句的意思,指出即使遇到坏人也不逃跑,就是对坏人的尊重;即使见到善人也拱手致意,也是与善人的友好交往。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处理人和事的关系上,要有宽容大度之心,不能因为怕而逃避,也不能因恨而攻击。

最后两句“无欺物自信,能胜谁肯负。”是说自己做事不欺骗人,自然也就没有人能欺骗你;自己做事不怕困难,也就不会害怕失败。这里的“物”字是代词,指前面说的狗、蛇等动物。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据考证可能是晋代诗人陶渊明写的。陶渊明一生崇尚高洁的志趣,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因而弃官归隐田园,躬耕垄亩。他在诗中常表现出这种淡于名利、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现了陶渊明的人格风范和处世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