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翁隐居雁苍谷,春树年年为翁绿。
耕休坐树作劳歌,山光水影相徵逐。
歌成无人只自娱,行人颇怪歌声殊。
循踪历历见井舍,恐是避秦来此居。
花烟溟蒙乱晴雨,山前仓庚后杜宇。
客来不喜亦不惊,但道寒暄无俗语。
山中今岁是何年,黄旗徵树装楼船。
浅村已尽到深谷,逢人未说先凄然。
忧来宛转歌不已,我树非材端后死。
五陵当日蓊如云,如今何处悲风起。
山南老农亦不忧,机浅不为妻子谋。
日高饭饱牛背坐,日晚放牛溪上游。
人生逐名被名误,十年车马长安路。
长安路绝云雾昏,归来弃笔寻农具。
旧游年少难与随,梦境一笑难重追。
惟有剡源穷掌固,相思望断西天垂。

诗句原文:

山翁隐居雁苍谷,春树年年为翁绿。
耕休坐树作劳歌,山光水影相征逐。
歌成无人祗自娱,行人颇怪歌声殊。
循踪历历见井舍,恐是避秦来此居。

译文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春天的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行为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山翁选择在雁苍谷隐居,春树每年都是绿意盎然。他休息时坐在树下唱歌,山色和水声似乎在应和着歌声。然而,当有人发现他唱歌时,却觉得非常奇怪,因为歌声与众不同。他顺着足迹可以清晰地看到周围的村落和井舍,这让他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是在这里居住。

赏析:

戴表元通过对山翁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诗中的“山光水影相征逐”形象地表达了山间景色的迷人魅力和山翁内心的宁静。而“歌成无人祗自娱”,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体存在的独特理解,即个体可以通过艺术表达内心世界,无需外界的认可或回应。最后一句“恐是避秦来此居”,更是透露出对历史变迁和时代更迭的哲思,暗示了一种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未知的担忧。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历史的沉思。

创作背景:

《春愁曲次刘正仲韵》是在宋朝元代时期创作的一首古诗。当时戴表元身处乱世之中,面对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他选择了隐逸山林的方式,以诗歌表达对时代的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