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不可涉,风霜苦见侵。
园庐长入梦,岁月易惊心。
木落秋容瘦,云昏雨意深。
登楼试长望,烟水晚沈沈。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秋日登楼远眺时所作,表达了作者的身世之慨和忧国之思。全诗语言朴实,风格沉郁,意境苍凉。
【答案】
(1)“世路”二句——写诗人对世路的厌倦之情。
(2)“木落”二句——写秋天景色的萧条与诗人的悲戚。
(3)“登楼”二句——写诗人在楼上远眺所见所感。
(4)“烟水”二句——点明季节,以景结情,表现了诗人的忧伤情怀。
世路不可涉,风霜苦见侵。
园庐长入梦,岁月易惊心。
木落秋容瘦,云昏雨意深。
登楼试长望,烟水晚沈沈。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秋日登楼远眺时所作,表达了作者的身世之慨和忧国之思。全诗语言朴实,风格沉郁,意境苍凉。
【答案】
(1)“世路”二句——写诗人对世路的厌倦之情。
(2)“木落”二句——写秋天景色的萧条与诗人的悲戚。
(3)“登楼”二句——写诗人在楼上远眺所见所感。
(4)“烟水”二句——点明季节,以景结情,表现了诗人的忧伤情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语言艺术的能力,赏析诗句的表达技巧,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此题要求“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结合全诗内容具体分析。 “木石山人枕溪曲,尽日看山如不足”,意思是:木石般质朴的山人枕着溪边的曲曲弯弯的流水,终日观赏那连绵不断的青山,却总觉得不够看。这里诗人用“尽日”一词来表现山人的痴心与执着,表达了他对青山的喜爱、依恋之情
雪山盘车图 【注释】: 1. 车——车轮。 2. 轮欲摧——车轮快要被摧坏的样子。 3. 分寸挽——指牛的缰绳。 4. 相逐来——形容车辆接连不断,好像在追逐一样。 5. 大府城门——指长安城的大西门。 6. 黔黎——百姓。 7. 明时——指汉文帝时期。 8. 桃林之牛——指刘邦和项羽争天下的故事(刘邦曾把一条大牛送给项羽,以表示自己有雄厚的实力)。 9. 此景——指《雪山盘车图》。 10.
【注释】 1. 扶桑:传说中的东方神树,即太阳。2. 瑶都:指京城长安,以瑶为美。3. 金门:宫门,这里指朝廷的官署门。4. 觚棱:宫阙建筑上的一种装饰物,形似斗或棱形,这里指宫阙。5. 喔喔(wòwò)邻鸡:指报晓的公鸡叫声。6. 谷城翁:指诗人自己,因为当时他正住在长安附近的一个叫“谷城”的地方。7. 铭功汉钟鼎:指在朝廷立下大功,如同汉高祖刘邦的汉钟山之鼎那样。8. 杏村天近易为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五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有客有客胡未归(注释:这里的客人指贾岛的朋友,他们还未归来) 胡未归:胡人还没有回来。胡,古时对北方民族的称呼。 长安三见秋叶飞(注释:秋天到了,长安城周围已经可以看到飘落的树叶) 长安:指唐朝的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三见秋叶飞:意思是说这个季节在长安城中已经有多次见到落叶了。 警霜老鹤夜不寐(注释:夜晚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等,然后根据要求逐句解读并分析其艺术特色。 “总章盛金德”,总章:即周代的宗庙。盛金德:指周王朝的兴盛。 “斋明赫当宁”:斋明:祭祀前斋戒沐浴;当宁:主持祭祀。 “皇皇遣天使,肃肃承圣语”:皇皇:急忙;使者:特派的官员;圣语:圣旨。 “三熏礼岳渎”:熏:祭;三:三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古道日绵邈,何由探羲轩。(首联) 古道:古老的道路;绵邈:遥远而漫长;羲轩:指古代传说中的羲皇和轩辕(即伏羲和神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道路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 六籍载绪馀,攻凿日已烦。(颔联) 六籍:指《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记》、《春秋》等六部典籍;绪馀:指遗留下来的智慧和知识
《送牟伯厚还霅》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此诗写朋友别离之情,写得含蓄婉转,意境高远。 诗句释义: 1. 西风起双鸿,渺渺度万山。 - 这两句描述了秋风中,两只大雁开始起飞,飞越了重重山峦。"西风起"描绘了秋季来临的气候特征,而“双鸿”则指的是一对飞翔的大雁。 2. 空林霜霰落,各念饮啄难。 - “空林”意味着一片空旷的树林,霜花和霰粒(一种雪)落在其中。这里表达了离别后的寂寞和孤独感
书墨竹 当年文湖州,爱竹骨已朽。 只今高李笔,可继湖州后。 何人裂霜纨?写此三五叶。 想见翠琅玕,萧然挺清节。 注释: 书墨竹:指以笔墨描写竹子。 湖州:指唐代著名画家郑虔,他擅长画竹子。 高李:指唐代诗人高蟾,字景虚。 裂霜纨:用刀割开像霜一样的白绢。这里的“霜纨”是指画竹的白绢纸。 三五叶:三五个叶片。 琅玕:美玉或珍贵的石头。这里指竹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
【注释】 志士:有志向的人士。方盛时:正当壮年的时候。危冠怒冲发:指头发因愤怒而竖起,形容发愤图强的样子。猛心石为开:形容意志如猛虎般坚定,可以使顽石裂开。壮气山可拔:形容气概豪迈,能使高山移动(拔)。安知:岂不知。横江鲸:比喻强大的敌人,像江中的鲸鱼一样巨大。中:半途。蝼蚁:蝼蛄、蚂蚁等小昆虫,这里用来比喻弱小的敌人。巢居子:筑巢居住的鸟儿。商歌:吟唱,这里指歌唱。竟:竟然。坐听天籁发
渥洼龙媒少人识,世上驽骀日充斥。 班生画马画两匹,骏骨雄姿殊未得。 译文:渥洼之龙马虽难得一见,而世间驽骀多如牛毛。 班生画的两匹马,虽然骨骼健壮、雄姿英发,但仍未达到真正的马的水准。 赭袍乌帻坐奚官,似出春风十二闲。 掩图不语三太息,我方垂耳盐车间。 注释:渥洼之龙马虽难得一见,而世间驽骀多如牛毛。 班生画的两匹马,虽然骨骼健壮、雄姿英发,但仍未达到真正的马的水准。 赭袍乌帻(zhe
【注释】 题画:即题画诗,以画为题材的诗歌。招提:梵语的音译。指佛寺。寮:僧舍。小桥西:即小溪边。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前两句是说,山间云雾缭绕中,佛寺隐没在朦胧之中,使人感到难以辨认。后两句是说,唯有晨钟的声音冲破迷雾,从山谷里传来阵阵悠扬,它那清脆的余音,随着溪水流淌到小桥的西边。这两句诗把读者带到了一个幽静、清冷的境界,使人感到清新、舒畅。 全诗意境优美,构思精巧
注释: 冷云和衲定,悟到觉身轻。 地静人偏胜,山空水亦灵。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个和尚的赠言,表达了对和尚修行生活的赞美。 "冷云和衲定"这句话描绘了和尚在寒冷的天气下,通过禅修达到了心灵的平静。"冷云和衲定"中的"冷云"指的是寒风和冷云,而"和衲定"则是指和尚通过禅修达到了内心的宁静。 "悟到觉身轻"这句话则是说和尚在修行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因此感到身心都变得轻松了
冬夜 虚室寒侵骨,疏梅月影床。 三更孤雁泪,悲怨不成行。 【注释】 1. 虚室寒侵骨:指在空寂的房间里寒气侵入骨髓。 2. 疏梅月影床:指窗外月光映照下的梅花树影斜斜地落在床上。 3. 三更孤雁泪:形容夜晚听到远处传来的孤雁哀鸣声,仿佛在为失群而伤心落泪。 4. 悲怨不成行:形容内心的悲伤和怨恨无法表达,如同雁鸟的啼鸣声无法传得很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冬夜景色和诗人感受的诗
诗句解读与译文 第一句 - 寄语中林友:向隐居山林的朋友表达心意。 - 相思又几朝:表示思念之情持续了几天。 - 注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以及自己长时间未能联系的无奈。 第二句 - 书虽为路阻:虽然书信往来受阻,但依然坚持写信。 - 梦不怕山遥:即便路途遥远,也不惧怕梦中相见。 - 注释:强调了诗人对通信方式的依赖,也表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对重逢的渴望。 第三句 -
摇落 摇落岁华晚,萧条门巷空。 黄花数点雨,红叶五更风。 注释: 摇落:落叶飘零,形容秋天到来。 岁华晚:岁月已晚,时光流逝。 萧条:寂寞冷清。 门巷空:家门空荡,无人居住。 黄花数点雨:指菊花在细雨中显得更加娇艳。 红叶五更风:指枫树在秋风中叶子变红。 挽镜徒催老:指用镜子照自己,反而觉得自己更加衰老。 耽书漫得穷:沉迷于书籍,以至于无法自拔。 亲朋顿乖隔:与亲人和朋友突然变得疏远。
【注释】 枉渚:水边平地,小洲。 倚孤棹:倚靠一叶孤舟。 意行随杖藜:意欲行踪随意拄着拐杖。 鸥边渔艇小:在鸥鸟栖息处的小渔船。 牛后牧童低:牛群过后,放牛的牧童低头赶牛。 秋色多因树,寒声半是溪:秋色常因树木,寒声常由溪流。 何当买茅屋,此地卜幽栖:什么时候能够买到茅草房,就在这里定居隐居。 【赏析】 《枉渚》,乐府古辞,属相和歌平调曲。此诗以描写水乡景色见长,诗人通过描绘景物,抒发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