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溪光动草堂,两峰浮翠瞰沧浪。
独挥羽扇成何事,更叹芒鞋为底忙。
一水澄清鱼避影,万红狼藉蝶分香。
东风自是无情物,白日杨花莫漫狂。
春暮
晴日溪光动草堂,两峰浮翠瞰沧浪。
独挥羽扇成何事,更叹芒鞋为底忙。
一水澄清鱼避影,万红狼藉蝶分香。
东风自是无情物,白日杨花莫漫狂。
【注释】
- 晴日溪光:晴朗的阳光照在溪面上,波光粼粼,显得十分美丽。
- 两峰:两座山峰。
- 沧浪:即沧海,广阔的水面。
- 独挥羽扇:独自拿着羽毛扇子,形容悠闲自在的样子。
- 芒鞋(méng xié):一种用草编织成的大底、没有后跟和鞋带的鞋子,常用于行走于草地或泥泞之地。
- 一水澄澈(chén cuō):指清澈见底的水。
- 万红狼藉(láng jí):形容花儿盛开得非常艳丽,像被火烧过一样。
- 东风:春天的风。
- 白日杨花:白天开放的杨花,随风飘散。
【赏析】
这首《春暮》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首联“晴日溪光动草堂,两峰浮翠瞰沧浪”,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晴天阳光照在溪面上,波光粼粼,映照着一座草堂和两座山峰,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而富有生机。此联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颔联“独挥羽扇成何事,更叹芒鞋为底忙”,则是对上联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展。诗人独自挥动着羽扇,却不知为何而忙碌;而自己行走于草地或泥泞之地的芒鞋更是让诗人感到烦恼不已。这句诗既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又展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感慨。这种矛盾与感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颈联“一水澄清鱼避影,万红狼藉蝶分香”,则是将目光转向了水中的世界。清澈见底的水中,鱼儿避开自己的倒影;而万紫千红的花丛中,蝴蝶则忙着寻找花朵的香气。这一联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寥,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尾联“东风自是无情物,白日杨花莫漫狂”,则是对整首诗主题的升华和总结。诗人认为,春风本是一种无情的东西,它只会吹拂万物生长。而当太阳升起时,杨花也会随风飘散,它们不会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骄傲或炫耀。这里的“无情物”和“莫漫狂”都是诗人对春风和杨花的一种评价和批评。他认为,无论是春风还是杨花,都应该保持一种谦虚和低调的态度,不要过于张扬和狂妄自大。这种态度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一种深刻理解和感悟。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对现实社会的感慨与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深刻领悟。它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