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毗山爱写生,瓜茄任我笔纵横。
自怜老去翻成拙,学圃今犹学不成。
注释:忆往昔在毗山时,我热爱描绘生灵百态,无论是瓜、茄,还是其他什么,我都随心所欲地用笔去描绘。现在我已经老了,反而画得不好了,虽然我想学习园艺,但到现在也没有学会。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在毗山写生的豪情壮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年岁渐长,技艺不精的无奈和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在生活的反思。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忆昔毗山爱写生,瓜茄任我笔纵横。
自怜老去翻成拙,学圃今犹学不成。
注释:忆往昔在毗山时,我热爱描绘生灵百态,无论是瓜、茄,还是其他什么,我都随心所欲地用笔去描绘。现在我已经老了,反而画得不好了,虽然我想学习园艺,但到现在也没有学会。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回忆自己年轻时在毗山写生的豪情壮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年岁渐长,技艺不精的无奈和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在生活的反思。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注释】金碧山水卷:指《水墨山水图卷》。其三:指第四首,诗题中的“四首”指的是此诗。 出没:出现与隐没。 空无:指虚空。 闲中:指闲暇之中。 日月:指时间。 潺湲:水流声。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通过描绘金碧山水画卷中的景色,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自然景色的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闲适。 开头两句“烟云出没有无间
【题解】 浮玉山,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唐人有诗云:“南山岑岑浮玉阙。”李商隐《无题》“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亦言浮玉山。此诗为作者晚年避地山中之作。 【注释】 ①瞻彼南山岑:仰望那高耸入云的高山。岑,小阜也。 ②白云何翩翩:飘荡的白云,轻飘飘的。 ③下有幽栖人:下面有幽居的人。指山中隐士。 ④啸歌乐徂年:啸歌,长啸欢歌以自娱。徂,往,去。 ⑤丛石映清泚:丛石,多石的地方。清泚,水名
注释: 题竹林七贤图:这是一幅画,描绘的是竹林七贤的图。七贤是指东汉末年的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和山涛七个人。他们以酒为伴,纵情山水,追求自然,不拘礼法,被后人称为“竹林七贤”。 昔人好沉酣,人事不复理。 昔日的人喜欢沉湎于酒中,对世事不再关心。这里的“沉酣”是指沉迷于酒精之中,无法自拔。而“人事”则是指世俗之事或人情世故。 但进杯中物,应世聊尔尔。 为了应对世间的种种纷扰
【注释】 霅溪:浙江长兴县北的一条河流。冠吴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吴中地区的首府。峮嶙巀𡾲:形容山石重叠的样子。平:平坦。焕然:光彩照人、光辉灿烂的样子。仙宫:神仙居住的地方。青复青:指山峰苍翠欲滴。五老峰: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境内,主峰高1342米,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吾乡一奇观:我家乡的一处美丽景观。 【赏析】 《霅溪翁雪霁望弁山图》,这是一首描写雪后登山望见弁山美景的诗。全诗四句
城市我所居,遥看弁山雄。 积雪最先见,皓彩照诸峰。 我今远城市,薄游留此中。 忽焉岁云暮,更觉尊屡空。 开门未然烛,飞花舞回风。 万木同一缟,四野变其容。 注释:在城市里居住,远远地看(指登山眺望)弁山雄伟壮丽。 最早看到积雪,洁白的雪光照耀着周围的山峰。 我现在远离了城市,在此处闲游。 突然感到岁月已晚,酒杯多次被空。 还没点上门上的蜡烛,就看到飞花在空中飘舞。 万物披上银装
归去来图 衡门植五柳,东篱采丛菊。 长啸有馀清,无奈酒不足。 当世宜沉酣,作色召侮辱。 乘兴赋归欤,千载一辞独。 注释:衡门:横木为门,是简陋的住宅。五柳:指东晋著名隐士陶渊明在东篱之下种植的柳树。丛菊:指东篱下栽培的菊花。余清:指高洁的志趣和情操。作色:以颜色作文章。沉酣:沉溺于酒中,尽情地饮酒。千载:千年。一说“千载一辞”,是指陶渊明所作的《归去来兮辞》
《子猷安道何为者》赏析: 子猷和安道是古代两位著名的文人,他们的诗作展示了他们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人生感悟。这首诗的主旨在于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以及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观念。 “子猷安道”指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和孙绰。两人在东晋时期都曾担任过黄门侍郎这样的高级官职,但他们并未因此而沉溺于官场生活,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由的生活方式。 首句“子猷安道何为者”
注释 1. 阮公:指三国魏时期著名诗人阮籍。 2. 虽沦迹:虽然已经沉沦。 3. 识密鉴亦洞:见识深刻,明鉴如镜。 4. 沉醉似埋照:形容醉酒时仿佛忘却一切,如同被酒所掩埋的光辉。 5. 寓辞类托讽:用言辞来表达自己的感慨或讽刺。 6. 长啸若怀人:长长地叹息像是在怀念人。 7. 越礼自惊众:超越礼节的行为会引起人们的惊讶。 8. 物故不可论:死亡是无可避免的,无法评论。 9. 途穷能无恸
【注释】 五君:指汉晋之际的五个著名隐士,刘伶、阮籍、嵇康、阮咸和山涛。 善闭关:善于关闭耳目。 怀情灭闻见:内心充满感情就会使人对外界的声音完全听不见。 鼓钟:古代乐器,以鼓为面。 不足欢:不足以令人快乐。 容色岂能眩(xiào):容貌怎么能迷惑人呢? 韬精:收敛精神。 沉饮:饮酒至醉。 谁知:哪里知道? 非荒宴:不是荒淫无度的宴会。 颂酒:赞颂的酒。 短章:短小的诗篇。 深衷:真挚的内心。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把握诗中重要信息。“神”指仙人;“驭”驾驭,控制。第一句写神驾驭景飙,太虚时总辔。第二句写玄道不可分,直悟天人际。第三句写群从皆成仙,玩世不计年。第四句写何当事神游,许我笑拍肩。 【答案】 (1)驾御着狂风暴雨,在太虚之中总领风云。 (2)大道深不可测,直接领悟天地人三才。 (3)群仙都成了神仙,逍遥自在,超脱尘世,忘却年岁。 (4)什么时候才能进入仙境呢
注释与赏析: 1. 殿阁森森气自清,不知人世有蓬瀛。 - 宫殿建筑高大雄伟,气势非凡,显得格外肃穆和清静。"蓬瀛"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境,这里用来形容宫殿的神圣和庄严。"不知人世有蓬瀛"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烟火的淡漠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2. 日长无事宫中乐,闲与诸姬伴戏婴。 -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宫里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于是便有了闲暇的时光。在这里"无事"指的是闲暇,没有繁忙的工作或责任
诗句原文: 胸中得酒出孱颜, 木叶森森岁暮残。 落墨不随岚气暝, 几重山色几重澜。 注释: - 《题金碧山水卷四首》(其四)出自元代诗人钱选的古诗作品集《题金碧山水卷》,此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 “胸中得酒出孱颜”一句,形容作者饮酒后心情愉悦,仿佛脱俗而出,摆脱了尘世的烦恼。这里的“孱颜”指的是憔悴的面容,反映了诗人在饮酒后的放松和自在。 -
烟云出没无间,山半在空虚半在山。 我亦闲中消日月,幽林深处听潺湲。 【注释】 1. 金碧山水:指王右丞的山水画。2. “无间”,即“无际”的意思。3. “消日月”,指消磨时光。4. “潺湲”,形容水流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首句“烟云出没无间,山半在空虚半在山”,描绘出了一幅烟云缭绕、山峦起伏的壮丽景色。烟云出没无际
注释: 山色在朦胧的天空下显得空灵而美丽,仿佛翠绿的江水都要流出来。长江的水清澈透明,宛如秋天的一天。茅屋坐落在落日余晖和寒烟之外,久立在行人等待渡船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描绘秋日的景色时,所创作的一幅画作。诗中的“山”指的是山峦,“空蒙翠欲流”则是形容山色在朦胧的天空下显得空灵而美丽,仿佛翠绿的江水都要流出来。这句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色比喻为流动的江水,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山色的美
《子猷安道何为者》赏析: 子猷和安道是古代两位著名的文人,他们的诗作展示了他们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人生感悟。这首诗的主旨在于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以及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观念。 “子猷安道”指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和孙绰。两人在东晋时期都曾担任过黄门侍郎这样的高级官职,但他们并未因此而沉溺于官场生活,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由的生活方式。 首句“子猷安道何为者”
一冬飞雪又将春,能报年丰不救贫。 我亦曾闻散花手,不知天女意何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同时也寓意着希望与重生。首句“一冬飞雪又将春”通过“飞雪”和“春”的对比,展现了季节更替的美,而这种美并不改变社会的苦难,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第二句“能报年丰不救贫”,表达了虽然丰收但贫困依然存在的矛盾情感,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矛盾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