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行境谓尽,陆出路旋通。
乃即苍松径,步入青莲宫。
连嶂既崷崒,密林亦葱茏。
地涉清净界,身游紫翠重。
临流玩广沼,企石眺奇峰。
寒镜湛秋夕,碧玉划晴空。
兰若与年峻,象筵缘教崇。
谒祠慨乡相,寻僧叩禅宗。
契理已无像,观念岂有穷。
愿绝区中缘,永依尘外踪。
嗒然遗身世,年齐天地终。

这首诗是关于游大慈山的,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1. 水行境谓尽,陆出路旋通。
  • 在水路尽头,意味着旅程结束了;而在陆路上,则道路畅通无阻。
  1. 乃即苍松径,步入青莲宫。
  • 于是,我沿着苍翠的松径前进,进入了神秘的青莲宫。
  1. 连嶂既崷崒,密林亦葱茏。
  • 连绵的山峰既高耸又陡峭,密林也郁郁葱葱。
  1. 地涉清净界,身游紫翠重。
  • 我踏入了一个清净的世界,身处紫色和翠绿交织的环境中。
  1. 临流玩广沼,企石眺奇峰。
  • 我站在清澈的河流旁玩耍,仰望着奇特的山峰。
  1. 寒镜湛秋夕,碧玉划晴空。
  • 秋天的夜晚,寒冷的月光如镜子般明亮,照亮了晴朗的天空。
  1. 兰若与年峻,象筵缘教崇。
  • 古老的兰若庙宇与高山峻岭相映成趣,象筵(供佛的座位)显得庄严而神圣。
  1. 谒祠慨乡相,寻僧叩禅宗。
  • 我怀着敬意去拜访祠堂,寻求佛教的启示。
  1. 契理已无像,观念岂有穷。
  • 对佛教教义的理解达到了无形象的境界,观念岂能用有限的语言来穷尽?
  1. 愿绝区中缘,永依尘外踪。
  • 我愿摆脱世俗的束缚,永远追随佛法的踪迹。
  1. 嗒然遗身世,年齐天地终。
  • 我心无挂碍地抛弃了世间纷扰,寿命与天地同在。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大慈山的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修行以及自然宇宙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山水、寺庙、佛像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诗中蕴含着对佛法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和谐与人生境界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卷,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平和与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