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寓于器,因声以传。
肖离之虚,体乾之圆。
铣舞合仪,带隧有式。
不侈不弇,不窕不□。
灵山之巅,有阁崔巍。
明月澄波,海鲸夜雷。
发挥沉潜,开觉茫蠢。
彼大千界,同归一□。

【译文】

道寓于器,因声以传。

模拟离虚,体乾之圆。

铣舞合仪,带隧有式。

不侈不弇,不窕不□。

灵山之巅,有阁崔巍。

明月澄波,海鲸夜雷。

发挥沉潜,开觉茫蠢。

彼大千界,同归一□。

潮州府潮阳县灵山护国开善禅寺钟铭

道寓于器,因声以传。

比喻真理和道义寓于具体的事物之中,通过声音传播开来。

模拟离虚,体乾之圆。

模仿虚空(虚无),体现天体的圆形。

铣舞合仪,带隧有式。

铣(xian)舞合仪(yun yi)指天象运行的规律,带隧有式指日、月、星的运行轨道都有定式。

不侈不弇,不窕不□。

不奢侈也不简陋,不狭隘也不偏颇。

灵山之巅,有阁崔巍。

在灵山上建了一座高大的阁楼。

明月澄波,海鲸夜雷。

明亮的月光下,海面上波光粼粼,夜晚传来海鲸的吼声。

发挥沉潜,开觉茫蠢。

发扬深沉静默的品质,开启对事物本质的认知。

彼大千界,同归一□。

在那无尽的宇宙之中,一切归于一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佛教禅宗思想的作品,强调道与万物的关系,以及通过修行可以领悟到宇宙的真理。诗中描绘了佛塔、月色等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道寓于器,因声以传”提出了道与万物的关系,即道不是超然物外的,而是寓于具体的物质之中,并通过声音来传播。这是对佛教中的“缘起性空”思想的体现。

接着四句分别描绘了天象和海洋的景象,强调了宇宙的宏大和神秘。诗人用“模拟离虚,体乾之圆”来形容天空中的星星和月亮都是完美的圆体,体现了佛教中的“圆满”理念。而“铣舞合仪,带隧有式”则描绘了日、月、星辰的运动轨迹,强调了宇宙的有序和规律。

五至七句进一步阐述了作者的修行理念。他不仅不追求奢华和简陋,也不受狭隘和偏颇的影响,而是要深入地探索和领悟宇宙的真谛。最后一句“彼大千界,同归一□”则表明了宇宙万物都归于一个整体,即佛性的统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修行理念的阐述,传达了佛教中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