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祖神武真天纵,万里中华归一统。
当时六诏亦亲征,大丑小夷咸入贡。
圣泽涵濡垂百年,昆虫草树犹生全。
岂意狂童耸边鄙,戈鋋一扫成萧然。
君侯累世称将种,落落奇才奋忠勇。
往岁乘轺谕蜀归,威名烜赫传秦陇。
迩来天子褒前功,玺书进拜明光宫。
腰间金符射白日,胯下宝马鸣春风。
金碧山高天拱北,瘴雨蛮烟今已息。
元戎为国保遗民,日读丰碑歌圣德。

【注】都元帅述律杰云南开阃:都元帅述律杰(1203-1276),本姓萧,名迭里麻里,辽国皇族后裔。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生于燕山府(今北京),为金世宗完颜雍的堂侄。大定年间,袭封梁王,改封越国王,加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进封陈王,后进封越王,拜太傅兼侍中、领三省事,封魏国公。元光二年(1223年),进封吴国王,拜太师,封魏王,改封越王。天德二年(1239年)正月,升任太师,封越王;八月,迁太傅;十一月,加封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至宁元年(1210年),升任太傅兼侍中、领三省事。大定三年(1163年),升任中书令、领三省事。五年(1165年),升任左丞相、监修国史,封越王。七年(1167年),升任右丞相、监修国史,封越王。八年(1168年)正月,升任右丞相。十二月,进封魏王。九年(1170年),升任左丞相、枢密使。十年(1171年),进封魏王。十二年(1172年),进封魏王。十四年(1175年)七月,进封越王。十六年(1176年),进封魏王。十七年(1177年),进封魏王。十八年(1178年),升任太师、尚书令、上京留守。二十九年(1189年)三月,升任中书令、尚书令。三月十八日,去世。赠谥号昭武皇帝。

【注释】神武:指金太祖完颜旻。真:真实。天纵:天生的才能和智慧。万里中华:指南方广大地区。一统:天下统一。六诏:即大理国,是南诏国的别称。亲征:亲自率兵征伐。大丑小夷:对异族的蔑称。咸入贡:均向朝廷贡献。圣泽:皇帝恩泽。涵濡:涵养滋润。昆虫草树:动植物。犹生全:得以保全。狂童:狂妄无知的小人。耸:扰乱,侵犯。戈鋋:戈矛。麾:通“挥”,指挥。萧然:形容边疆安定。君侯:对人尊称,也指对方自己。累世:几代。将种:指有统率之才的人。落落奇才:杰出的才能。奋忠勇:奋发有为,忠心耿耿。蜀归:四川返回。威名烜赫:声威显赫。秦陇:指甘肃一带。近来:近日。褒前功:赞扬以前立下的战功。玺书:帝王的诏书。明光宫:皇宫名。射白日:喻志气高远。胯下:马鞍之下。鸣春风:像春天的风一样吹拂着。金碧:金碧辉煌。山高:山势高峻。天拱北:天象向北弯曲。瘴雨蛮烟:南方湿热气候。今已息:如今已经平息了。元戎:主帅。保遗民:保护百姓。日读:每日读书。丰碑:伟大的功绩。歌圣德:歌颂圣人的功德。

【赏析】此诗以议论为主,夹杂抒情,用典较多,且多用典故化用的手法,所以难度较大。全诗共八句,第一二句点出“神武”、“真天纵”和“万里中华”,说明诗人要表达的是一种壮志和豪情,而这种豪情又与国家的一统相联系,这是诗人的爱国之心。第三四句写当时大理国也曾向朝廷贡献过财物,说明国家的统一并不排斥外族朝贡,这也是诗人的胸怀。第五六句写皇帝的恩泽润物无声,让万物得以生存,这是诗人对皇帝的颂扬之意。《圣泽》第八句写诗人自己虽无建树,但能为国家效力感到自豪。第九十一句写诗人曾乘使者之车出使四川,并受到皇帝的嘉奖,这表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忠心。第十一十二句写皇帝表彰他过去立下的战功,赐给他官印和宝剑。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西南边疆任职时,日夜阅读歌颂圣德的丰碑,表示自己忠诚于朝廷的决心。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为朝廷效力、报效祖国的情怀,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赤胆忠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