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花曾见照青春,今日都门又送君。
入蜀使迎新太守,渡泸人识旧将军。
琴声弹落巴山月,马首披开剑阁云。
见说西州民事简,客来多诵长卿文。
【注释】
(1)薇花:一种草花,又名“野豌豆”。
(2)都门:指京城。
(3)使:指出使四川的官员。
(4)渡泸:指渡过泸水,即今天的金沙江。
(5)剑阁:古称剑门关,今属四川省。
(6)长卿:司马相如字子云,汉时著名的辞赋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一位同知任君玉西归而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美好祝愿。
首句“薇花曾见照青春”,以薇花喻人,写友人的风采;次句“今日都门又送君”,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和心情,同时点明“薇花”与友人的关系。“都门”在长安城门外,是当时长安的重要交通要道。“又”字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颔联“入蜀使迎新太守,渡泸人识旧将军”,分别从两方面写友人的政绩。“使”、“人”都是使节的意思;“迎新太守”,“迎新”即迎送之意;“渡泸人识旧将军”,即指昔日的战将在渡泸时认出了老朋友。这两句既赞美了友人的才华,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怀念之情。
颈联“琴声弹落巴山月,马首披开剑阁云”,用“琴声”“月”“剑阁”等意象来表现友人的形象。“琴声”既指琴声悠扬,也暗含着诗人对友人高洁品质的赞美。“巴山月”即指巴山之月,这里用来比喻友人的高洁品格。“马首”指马的头,也指代诗人自己。“披开剑阁云”则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威武雄壮的身影,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国家忠诚的赤胆忠心。
尾联“见说西州民事简,客来多诵长卿文”,则是诗人对友人的赞颂。“西州”即指西部边远之地,这里泛指西北地区。“民事简”是指政务简明扼要。“长卿文”即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等作品,这里用来比喻友人的文采飞扬。这两句既赞美了友人的才华,也表达了诗人对他深厚的感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