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栋萧萧水石间,放怀终日对林峦。
梦回不觉丹临砌,吟罢始知身倚阑。
药碓夜舂云母急,石瓶秋迸井花寒。
群鱼亦得逍遥乐,何用机心把钓竿。

诗句解释及赏析:

  1. 三一庵:这是一座位于山林之间的小寺庙,其名称来源于古代道家的修炼理念。
  2. 茅栋萧萧水石间:茅屋的屋顶和墙壁在山石间的水面上显得特别安静,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
  3. 放怀终日对林峦:诗人在这里享受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时光,整天都在欣赏周围的山峦。
  4. 梦回不觉丹临砌:诗人在梦中仿佛回到了仙境,脚下的台阶上似乎铺满了红色的丹砂。
  5. 吟罢始知身倚阑:诗人在吟诵完一首诗后,忽然意识到自己正依靠在栏杆上。
  6. 药碓夜舂云母急:夜晚,诗人使用一种叫做药碓的工具,将云母石捣碎,声音急促有力。
  7. 石瓶秋迸井花寒:秋天的晚上,当井水冷却时,井中的花朵被挤压而散发出冷气。
  8. 群鱼亦得逍遥乐:诗人发现,即使是群游的鱼儿也能享受到自由自在的生活。
  9. 何用机心把钓竿:无需使用计谋和手段去钓鱼了,因为自然已经是最好的钓具。

译文:

茅屋竹墙之间,水流潺潺,我悠然自得地面对连绵起伏的山峦。
梦中不觉间脚步已至红色台阶,醒来方觉身倚栏杆。
夜深人静时,手持药杵敲击云母石,声音震耳欲聋;
井边花儿在秋风中颤抖,散发出寒冷的气息。
群游的鱼儿自在游动,也能感受到那份无忧无虑的欢乐。
为何还要用心思去钓鱼呢?自然之美早已是最好的钓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林间的隐居生活。诗中的“三一庵”是一个象征性的地方,代表着诗人追求的内心世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

首句“茅栋萧萧水石间”,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个静谧的环境,茅屋、水石、竹林构成了一个典型的隐士居所。次句“放怀终日对林峦”,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沉浸在自然之中的精神状态。接着,“梦回不觉丹临砌”,通过梦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无限向往。

第三句“吟罢始知身倚阑”,则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联系,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最后两句“药碓夜舂云母急”,“石瓶秋迸井花寒”以及“群鱼亦得逍遥乐”,不仅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同呼吸共命运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体会,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