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玉笛夜飞霜,宫府清虚翠色凉。
淫乐早知能乱国,月宫不遣奏霓裳。

【注释】

叶法善:人名。茅山:今属江苏句容市,为道家茅山派祖庭。

玉笛:指道士吹奏的笙。霜:指月色清冷如霜。

月宫:指月中的仙宫。霓裳曲:相传是天乐,即《霓裳羽衣曲》。

乱国:使国家混乱。

【赏析】

此诗咏茅山天师故宅,以月宫不使奏霓裳曲来讽喻唐玄宗。

首句“云间玉笛夜飞霜”,写玉笛声在云际飘荡、发出清冷之音的情景。“夜飞”二字,写出了玉笛声飘荡于夜空中。“霜”字,不仅写出了玉笛声清冷的特点,也写出了夜的寒冷,更突出了玉笛声的悠远与凄切。玉笛声在云间飘荡,仿佛有凌虚而飞、超然物外之意,令人神往,又似乎有飘飘然欲仙之感。

次句“宫府清虚翠色凉”,“宫府”即指皇宫,这里泛指朝廷。“清虚”二字写出了天师的道风高洁、超凡脱俗。“翠色”一词既写出了茅山的葱茏青翠,也写出了茅山的幽美、神秘。“凉”字,不仅写出了夜色之清冷,也写出了茅山的清凉宜人。

三句“淫乐早知能乱国,月宫不遣奏霓裳。”“淫乐”即荒淫无度的享乐。“乱国”是指国家的动乱。“月宫不遣奏霓裳”一句,表面上是在说月亮中没有奏霓裳曲的仙乐,实际上是在讽刺唐玄宗好大喜功,穷奢极欲,沉湎于淫乐之中,不顾国家的动乱,以致酿成安史之乱,致使百姓生灵涂炭。

这首诗以咏茅山天师故宅为题,实则借咏天师故宅来讽喻唐玄宗。诗人运用象征手法,用“云间玉笛夜飞霜”来象征天师的道术高深莫测、超凡入圣;用“宫府清虚翠色凉”来象征天师的清高超逸、高洁淡薄;用“月宫不遣奏霓裳”来讽喻皇帝不能明辨是非,沉湎于淫乐之中,以致酿成安史之乱,致使百姓生灵涂炭。

全诗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既写了茅山天师故宅的优美景色,又借咏故宅来讽喻唐玄宗,寓庄于谐,富有情趣,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