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题名墨尚鲜,九州四海此同年。
故人直上青云路,凡俗那能白骨仙。
不善巧图真个拙,祇因方处久些圆。
万钟不博箪瓢乐,有命何如有性焉。

《挽云屋徐侍郎 其二》是宋朝王义山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雁塔题名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直上青云路的祝福。下面将一一解读这首诗:

  1. 雁塔题名墨尚鲜:雁塔题名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在长安时,曾在慈恩寺塔下题名留念,墨色依然新鲜。这里用来形容徐侍郎在朝廷中的声望和地位,如同杜甫当年在雁塔留下的痕迹一样,历久弥新。

  2. 九州四海此同年:九州四海指的是中国的各个地方,此同年则表示与徐侍郎有着相同的经历和命运。这里的“同年”可能指的是科举同榜,意味着他们在同一年考中科举,共同步入仕途。

  3. 故人直上青云路:故人指的是老朋友、旧日的同僚或者志同道合之人。直上青云之路象征着直通云端的道路,比喻徐侍郎的事业将会一帆风顺,前途无量。

  4. 凡俗那能白骨仙:凡俗指的是凡人,白骨仙则是道教中的神仙形象,这里用来形容那些追求名利的人终将如白骨一般化为尘土。这句话表达了王义山对于世俗功名的看法,认为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并不能真正得到长生不老,而是如同白骨般消逝。

  5. 不善巧图真个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些人善于运用手段和技巧,但真正的本质却是拙劣的。它反映了王义山对于表面功夫和实际才能之间关系的看法,强调真正的能力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技巧。

  6. 祇因方处久些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些事情因为长时间坚持而变得更加圆滑和完善。它表达了王义山对于持久努力和耐心等待的态度,认为通过时间的积累,事物会逐渐达到完善的境地。

这首诗通过对雁塔题名墨尚鲜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王义山对友人事业有成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蕴含了对名利得失、人生价值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