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仝陆羽事煎烹,谩自夸张立户庭。
别向人间传一法,吾诗便把当茶经。

【注释】咀:品尝

丛间新茶二绝:是陆羽《茶经》中“一之源”的第二首。

卢仝:唐代诗人,以诗名世。

陆羽:唐朝著名茶叶学家、文学家。

煎烹:烹煮。

户庭:家庭。

传一法:指陆羽著《茶经》。

吾诗便把当茶经:我写的诗就当是茶经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咏赞陆羽的七言绝句。陆羽是唐代著名的茶叶学家和文学家,被尊奉为我国茶叶史上第一个“茶圣”。他所著的《茶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茶学专著,对后世茶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卢全在这首诗中,通过赞美陆羽的茶经著作,表达了自己对茶学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陆羽的敬仰之情。《茶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古代茶学的正式形成,对后世影响深远。《茶经》共分三卷十节,包括:一之源;二之具;三之器;四之水;五之器;六之煮;七之事;八之藏;九之略;十之不返。卢仝这首诗就是从《茶经》的“一之源”开始写的,即“一之源”中的“上善若水”一节。卢仝写这首诗时,正值他任国子博士,因与宰相李训、王璠有隙,被贬为饶州司马。因此,他的诗中流露出一种忧愤不平之气。

首句“咀丛间新茶”,点出题旨所在,表明作者所咏赞的是陆羽的《茶经》,而不是陆羽本人的品茶艺术。“咀”,品味,尝。“丛间新茶”即指丛间新采的茶叶。陆羽是唐代著名的茶叶学家和文学家,被尊奉为我国茶叶史上第一个“茶圣”。他所著的《茶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茶学专著,对后世茶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卢全在这首诗中,通过赞美陆羽的茶经著作,表达了自己对茶学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陆羽的敬仰之情。《茶经》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古代茶学的正式形成,对后世影响深远。《茶经》共分三卷十节,包括:一之源;二之具;三之器;四之水;五之器;六之煮;七之事;八之藏;九之略;十之不返。卢仝这首诗就是从《茶经》的“一之源”开始写的,即“一之源”中的“上善若水”一节。卢仝写这首诗时,正值他任国子博士,因与宰相李训、王璠有隙,被贬为饶州司马。因此,他的诗中流露出一种忧愤不平之气。

颔联“陆羽事煎烹,谩自夸张立户庭。”意思是说,陆羽是个煎茶能手,他煎出的茶水味道极佳,所以人们才称他为“茶圣”,而陆羽也由此在世人面前树立起自己的形象。“户庭”在这里指的是陆羽的家,也泛指陆羽本人。卢仝认为,正是因为陆羽能够煎出好茶来,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茶经》问世。陆羽在唐代的时候,因为精通茶道而被人们尊称为“茶圣”。他不仅擅长于品茶之道,而且还撰写了我国的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卢仝在这首诗中,通过对陆羽的形象描写,既赞美了他的才华,也表达了自己对茶学的热爱和追求。

颈联“别向人间传一法,吾诗便把当茶经。”意思是说,陆羽在民间传播了一套煎茶的方法,而我则用诗歌来记述这一方法,将其当作《茶经》来看待。卢仝认为,自己所写的诗歌就像是一本关于茶的书,其中记载了煎茶的方法。这种将诗歌比作茶经的想法,充分体现了卢仝对诗歌和茶文化的热爱。卢仝是一个酷爱茶的人,他认为茶不仅能让人解渴消暑,还能让人心旷神怡、陶冶情操。他希望自己的诗歌也能像茶一样有韵味、有情趣。在这首诗中,卢仝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了诗歌之中,使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同时,他也将自己的诗歌与茶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结构紧凑完整。前两句主要讲述了陆羽煎茶的故事以及陆羽所著的《茶经》对后世的影响。后两句则是卢仝对自己的诗歌创作进行了总结和评价。整首诗都贯穿着卢仝对陆羽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茶文化的追求和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