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落编简,愁来得眺望。
古人果有无,名存实全丧。
去古日已邈,来期方浩荡。
【注释】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其一:为奉和族祖紫岩先生所作。紫岩,即曾几(1184~1267),字子宣,一字正之,号南溪,江西萍乡人,南宋诗人。
九州落编简,愁来得眺望。九州:天下。得:获得,得到。眺望:远望。
古人果有无,名存实全丧。古人:指历史上有名气的人或事。无:没有。亡:消失。
去古日已邈,来期方浩荡。去古:指过去的时代。邈:遥远,邈远。
【赏析】此诗作于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冬,时曾几任太学博士,知建康府江宁县。曾几在《上皇帝书》中对孝宗说:“陛下即位以来,圣德日新。”孝宗“深然其言”,并诏令太学立五经阁,聚诸家书数千卷,以广博闻见。曾几于是“遂买书数千卷,积于阁上,自撰目录”。这首诗即是写他读书的心得体会。开头两句“九州落编简,愁来得眺望”,是说天下太平无事了,人们可以自由地读书、思考了。然而,作者却不禁发出一声叹息:如今天下太平无事了,而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却一个也没有了!这两句表面上是说自己感叹古今不同,其实是借古讽今。作者通过这两句的对比,进一步抒发了他对现实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懑之情。
第三句“古人果有无,名存实全丧”承上而来,进一步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虚伪面目。作者用反问语气,指出那些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其实并没有真正存在过,他们的名字只是存在于书本上罢了。这里,作者运用了“无”与“有”相对照的反衬手法,更加突出了历史人物的虚假性。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之情。
最后一句“去古日已邈,来期方浩荡”则表达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境界。作者认为虽然过去的时代已经远去,但未来的日子还是光明灿烂的。在这里,作者用“邈”和“浩荡”两个词来形容时间的流逝,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意味。
可以看出作者是通过写自己读书的体会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他既批判了过去的时代,也展望了未来的希望。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