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道贵平治,藜羹厄于陈。
回也得其术,回也亦最贫。
微言坠编简,又以诒我人。
徒能相困悴,未能泽斯民。
注释:
孔道,指孔子之道。孔道贵平治,藜羹厄于陈:孔子的主张是崇尚中庸,反对偏激。藜羹,指孔子的弟子颜回在贫困时以藜菜充饥。厄于陈,意为穷困潦倒。
回也得其术,回也亦最贫:颜回也得到了老师的学问和教诲。回,指孔子的弟子颜回。也,表推测语气。
微言坠编简,又以诒我人:孔子的言论虽然被记载在书简之中,但仍然流传到我这里。遗我人,指传授给他人。
徒能相困悴,未能泽斯民:只是能够互相勉励、鼓励,但并没有真正地为百姓带来福祉。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作者对读书人处境的感慨之作。诗人首先表达了对孔子之道的尊重与敬仰,认为其主张崇尚中庸,反对偏激,是值得学习的。然而,现实中却有许多读书人在贫困中艰难度日,他们虽然得到了老师的学问和教诲,但仍然无法摆脱困境。这种境遇让诗人深感痛心,同时也激发了他的思考。他认识到,读书人虽然能够相互勉励、鼓励,但他们并没有真正为百姓带来福祉。因此,他发出了“徒能相困悴,未能泽斯民”的感叹。
这首诗通过对读书人处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它揭示了社会不公的现实,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读书人的关爱和期待。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诗人不仅传递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启发读者去思考和关注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