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有沮溺辈,耦耕尚依依。
倘遂一晤语,足慰千载思。
散策靡所值,田间步委蛇。
草露裛棕履,荇风凄葛衣。
遥空已新月,高原尚斜晖。
【解析】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退居乡间之时,诗人通过描写田园生活的闲适与恬静,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晚出田间”是全诗的首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及人物。晚出田间,即在黄昏时分从田野里走出来,这是诗人归田后经常做的一种活动。
颔联“疑有沮溺辈,耦耕尚依依”,写的是诗人偶遇一位耦耕的人,两人并肩而耕,显得十分依恋。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耦耕之人人格化,写出他们勤劳耕作的情景,表现出农民朴实勤劳的美德。
颈联“倘遂一晤语,足慰千载思”,写诗人想要与耦耕之人交谈,以此聊慰自己的思念之情。诗人想通过这次偶遇来消除内心的孤寂和寂寞之感。“倘遂”“足慰”两个词都暗含了诗人对于耦耕之人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欣慰。
诗中写到“散策靡所值,田间步委蛇。”这句的意思是说:散步时没有看到什么值得留恋的地方,只好漫无目的地在田间小路上慢慢走着,步履蹒跚。这两句既表现了作者的闲适心情,也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尾联“草露裛棕履,荇风凄葛衣。”写诗人走在田间小道上,脚下的草上的露水沾湿了草鞋,衣服被风吹得紧贴身体,感觉十分凉,不禁有些凄清,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归隐田园时的孤独感和凄凉感。
末联“遥空已新月,高原尚斜晖”,意思是说:遥远的天空已经升起了一轮新的月亮,高原上也还残留着夕阳的余晖,这两句描绘出了田园夜晚的美丽景色,也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无限热爱。
赏析:
《晚出田间》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一首田园诗,作于他晚年归隐期间。这首诗以平淡质朴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一幅充满田园生活情趣的晚景图,充分体现了李颀归隐田园后的闲适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诗篇虽短,却情致悠远,语言平实自然,意境幽深,耐人寻味。
第一句“晚出田间”,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诗人选择了一个黄昏时分,独自走出家门,漫步在乡村的小路上的场景。这样的场景,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也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独特情感。
“疑有沮溺辈,耦耕尚依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似乎遇到了像伯夷、叔齐那样的贤人,他们正在一起辛勤劳作,而我则在一旁静静地观看。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耦耕之人人格化,展现出他们勤劳朴实的形象。同时,“尚依依”一词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勤劳生活的深深眷恋。
接下来的两句“倘遂一晤语,足慰千载思”,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想象。他想与这些贤人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敬仰和怀念。这不仅是对过去贤人的一种追忆,也是对现在社会的一份期盼,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贤人出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接下来的四句“散策靡所值,田间步委蛇。”描述了诗人在田间小路上散步的情景。他随意地散着步,没有任何目的和方向。这种悠然自得的状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同时,“散策”、“田间步”等词语,也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让人仿佛能看到诗人在田间小路上悠闲地行走的身影。
最后两句“草露裛棕履,荇风凄葛衣。”则是对诗人当时环境的描绘。草上的露水湿润了鞋子,风吹过水面掀起了波澜,葛衣随风飘动。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田园夜晚的美丽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凄凉。
整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充满了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篇,更是一首表达作者内心情感和思想的作品。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这种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