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汴文章伯,来为我郡侯。
一心天不夜,千里月长秋。
政压龚黄辈,诗侪李杜俦。
雷门持布鼓,肯瞩电光不。

【注释】

1、古汴:开封。

2、文章伯:文坛领袖。

3、来为我郡侯:来为我的州官。

4、一心天不夜:指心地光明,则天地光明。

5、龚黄:东汉名臣张禹,字子高;龚胜,字君宾。

6、李杜俦:李白(李太白)、杜甫(杜子美)是唐代两位著名的诗人。

7、雷门:古代城门名。

8、电光:闪电。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以雄劲的笔力,热情洋溢的语言,赞美了康总管的政绩,表现了对康总管的崇敬和仰慕之情。

首联“古汴文章伯,来为我郡侯”,点明赠别对象——康总管。“文章伯”是称颂他为文坛领袖,而“为我郡侯”,则说明康总管此次来任职,是受朝廷委派,担任本州刺史。这两句从两个方面交待了赠别的对象。

颔联“一心天不夜,千里月长秋。”用“一心”“千里”“天不夜”“月长秋”四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康总管的深厚感情。“天不夜”是说天空明亮无云,“月长秋”则是说月色明媚皎洁如秋。这四句诗中,“一心”与前句“文章伯”相呼应,突出了康总管的才识过人,能担大任,堪任此职。

颈联“政压龚黄辈,诗侪李杜俦。”赞扬康总管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才华,“龚黄”是西汉名臣龚遂、黄霸,“李杜”即李白、杜甫。这两句表明康总管政治上很有作为,能治理好一方之民,而且他的诗文也很高妙,与历史上有名的诗人比肩。

尾联“雷门持布鼓,肯瞩电光不。”最后以“雷门持布鼓”比喻自己的谦逊低调,不愿因自己的到来而使雷声大、雨点小。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康总管面前甘愿做下属的胸怀。“肯”在这里是愿意的意思,表示出自己虽然有才能却不张扬的态度。“电光”喻指自己的才干。这两句既显示了自己的谦虚,也表达了对康总管的期望。

全诗以“我”为主,但处处都表现出对康总管的敬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