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若新沐兰汤薰,灵巫拜舞方迎神。
恍然相见帝者服,九歌昔咏云中君。
画史亦可人,妙入造化域。
羽衣玉尘美且闲,此意不知何处得。
空明倏忽纷溟蒙,胡为眷眷临寿宫。
飘然来下复远举,想像决去随飞龙。
祠空人散秋萧瑟,落日猿声唤秋色。
湘天极目青茫茫,凭高一望无南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云中君》。全诗共八句,每句五字,采用四言体。

第一句“衣若新沐兰汤薰”,意思是衣服像刚洗过的新衣服一样清新。这句描绘出了主人公的衣着整洁,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第二句“灵巫拜舞方迎神”,描述了主人公在祭祀神灵时,恭敬地行礼并祈祷。这句话描绘了祭祀的场景和人物的动作。

第三句“恍然相见帝者服”,描绘了主人公恍惚之间看到帝王的服饰。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对帝王服饰的向往和憧憬。

第四句“九歌昔咏云中君”,提到了古时的诗歌中提到的云中君,暗示了这首诗的主题与神话有关。

第五句“画史亦可人”,表示画史也可以如此美丽。这里的画史可能指的是画作或绘画技巧。

第六句“妙入造化域”,形容画艺高超,达到了自然的境界。这里强调了画艺的精妙和高超。

第七句“羽衣玉尘美且闲”,描绘了主人公穿着羽衣,玉饰点缀的服饰,显得既美丽又悠闲。这句描绘了主人公的形象和气质。

第八句“此意不知何处得”,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这种艺术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不知道从哪里获得这种能力或灵感。

第九句“空明倏忽纷溟蒙,胡为眷眷临寿宫”,描绘了一种虚无缥缈,变幻莫测的景象,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这种景象的感慨和思考。

第十句“飘然来下复远举,想像决去随飞龙”,描绘了一幅飘逸的画面,主人公如同神仙般地降临和离去,形象生动。

第十一句“祠空人散秋萧瑟,落日猿声唤秋色”,描绘了祭祀结束后的场景,人们已经散去,只有秋天的萧瑟和夕阳下的猿声。

第十二句“湘天极目青茫茫,凭高一望无南北”,描绘了一幅广阔的视野,天空中的湘江如同一片青色的海洋,让人放眼望去无边无际。

这首诗通过对服饰、祭祀、仙境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