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隔红尘,亦有渔郎解问津。
要路只闻收壮士,好山还许住闲人。
每思李愿归盘谷,独爱严陵老富春。
便拟采芝歌隐曲,白云红树谩为邻。

这首诗是作者为铁雅先生赋《富春归隐图》而作。全诗以描绘富春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为主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首句“小桥流水隔红尘,亦有渔郎解问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小桥流水,隔绝了尘世的喧嚣,只有渔夫在此处解开捕鱼之网,寻找生活的答案。这里“小桥”和“流水”都是诗人对富春美景的赞美,而“渔郎”则是诗人对当地人民生活状态的描绘。

第二句“要路只闻收壮士,好山还许住闲人。”则转向了人文景观。在这里,“要路”是指繁华的地方,而“收壮士”则意味着这里可以容纳各种身份的人。“好山还许住闲人”则表明富春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景,还有适合人们居住的环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富春人文景观的独特见解。

第三句“每思李愿归盘谷,独爱严陵老富春。”则是诗人对富春历史文化的回顾。“李愿”是指唐代著名文人李白,他曾在富春隐居,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严陵”则是富春的一个地名,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隐士在此隐居。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李白和严陵老富春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富春历史文化的认同。

第四句“便拟采芝歌隐曲,白云红树谩为邻。”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这里的“采芝”象征着追求高洁的品德和精神,“歌隐曲”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远离尘世的纷扰,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过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描绘富春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富春历史文化的认同和敬仰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