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竹实,朝阳照梧树。
定有吹箫人,来此山中住。
【注释】
凤山:在今安徽歙县,以山形似凤凰而得名。竹实:指秋收时节的竹笋,俗称毛竹。朝阳照梧树:指阳光照耀着梧桐树。梧桐树是南方常见的树种,秋天叶子变黄。吹箫人:传说中吹笛子的人。来此山中住:指有人来到此地居住。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色、抒发隐逸情怀的七言诗。前两句写凤山秋色,后两句抒隐居之情。全诗意境开阔,清新明丽。
首句写秋风吹过竹林,使竹笋落地生根,长成茂盛的林木;朝阳照耀着梧桐树叶,使它变成一片金黄色。这里运用了衬托和拟人的手法,将秋风、朝阳拟人化,突出了秋色之美。
次句写凤凰山上有一个人吹着箫,他在这里定居。这里用“定有”一词,表示这个人不是偶然来的,而是有意而居,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诗人的身世与隐逸的思想。
第三句进一步写凤凰山的景色,强调了它的美丽宜人。这里的“吹箫人”既是诗人的自况,又暗指那些追求自由、不愿受世俗束缚的人。
末句写凤凰山的秋景美如画卷,吸引人们驻足观赏。这里再次用“定有”一词,强调了凤凰山的美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多得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丽土地的热爱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开阔,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又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