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赋远游曲,长为异土人。
箫声淮甸月,柳色帝城春。
玄发故粘漆,素衣空染尘。
归来林壑底,聊复养吾真。
诗句释义
1 忆赋远游曲,长为异土人:这两句回忆了诗人曾经创作了一首名为《远游曲》的诗。表达了诗人因长期居住在他乡而感到孤独和思念故乡的情感。
- 箫声淮甸月,柳色帝城春:描述了诗人在淮南的夜晚听到箫声,看到帝都(长安)春天的景象。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 玄发故粘漆,素衣空染尘:这两句描述了诗人的白发和素色的衣裳被尘土所覆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 归来林壑底,聊复养吾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林的决心,通过回归自然来寻找内心的宁静和真实。
- 注释:“忆赋远游曲”,忆指的是回忆,赋是一种文体,通常指诗歌或散文。这里指诗人回忆自己曾写过一首名为《远游曲》的诗。
- “长为异土人”中的”异土”是指不同的土地或国家,”人”则指诗人自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由于长时间居住在他乡,已经习惯了那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环境,以至于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外地人。
- “箫声淮甸月,柳色帝城春”: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淮甸地区听到的箫声和帝都春天的景象。
- “箫声淮甸月”中的“箫声”指的是悠扬的箫声,“淮甸”是淮河流域的乡村或地区。这里的“月”指的是月亮,可能是在描述夜晚的场景。这句诗可能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听到远处传来的箫声,感受到淮甸地区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光。
- “柳色帝城春”中的“柳色”指的是柳树的色彩,“帝城”指的是京城或首都。这里的“春”指的是春天。这句诗可能描绘了京城春天的景色,柳树摇曳生姿,绿意盎然,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玄发故粘漆,素衣空染尘”: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头发变白,衣服上沾满了尘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个人经历的感慨。
- “玄发”指的是白色的头发,“粘漆”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头发因为年久失修而变得脆弱,容易脱落。这句诗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无奈和感慨。
- “素衣”指的是白色的衣服,“空染尘”中的“空”表示没有受到污染,“染尘”意味着衣服上沾满了灰尘。这句诗可能描绘了诗人长时间在外漂泊,衣服上沾满了尘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 “归来林壑底,聊复养吾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决定回到自然中去,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以此来修养自己的内心世界。
- “归来”指的是返回,“林壑底”中的“林壑”指的是森林和山涧,“底”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底部或深处。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回到深山密林之中,远离喧嚣的城市和世俗的生活。
- “聊复养吾真”中的“聊”表示姑且、暂时的意思,“养吾真”中的“养真”指的是修养本性、保持本心。这句诗可能表达了诗人决心回到自然中,远离尘世的纷扰,以此来修养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回真正的自我。
译文
回忆起那首《远游曲》,我常常感到自己是异域之人。夜晚在淮甸听到萧声,春日里看到帝城的柳色。岁月已将我的黑发染成白发,我的素色衣裳也早已沾染了尘埃。如今我决心回到深山中隐居,暂且忘却俗世的纷扰,以此来寻找内心的平和与真实。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和回归自然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异地的孤独和怀念家乡的情感,引出他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情感和哲理,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