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垒萧然起暮尘,凭高何处吊忠臣。
山连吴越东南近,天入江湖上下均。
岁月多因催发变,文章未足济身贫。
悠然今古无穷恨,落日商歌暗损神。

【注释】

  1. 姑苏台: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北虎丘山上。
  2. 故垒:指三国时孙权所筑的京口壁垒,故址在今江苏镇江附近。
  3. 凭高:站在高处,凭倚栏杆,登高远望。
  4. 吴越:春秋时吴国和越国,都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地跨东南。
  5. 天入江湖:指天地广阔无边,与江海交融。
  6. 催发变:促使事物发生变化。
  7. 文章:这里泛指诗赋文章,指政治才能。
  8. 商歌:古代一种歌曲,商代以五音为主,商为第五音,故称商歌。
  9. 落日、暗损神:夕阳西下,天色黯淡,令人心神不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登姑苏城台感怀古迹而作。姑苏台原是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为纪念夫差而建,后来孙权改建。诗人登临姑苏城台,触景生情,想起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不禁感慨万千。
    首联写登上姑苏台时的所见所感。“故垒萧然起暮尘”,意思是昔日吴国的壁垒依然屹立在黄昏的烟尘中,这既是实景,也是虚景,用“萧然”来形容壁垒的荒凉,表现了历史的沧桑。
    颔联写姑苏台的地理位置以及它对于江南的影响。“山连吴越东南近,天入江湖上下均”,意思是说姑苏台地处吴越之间,连接着东南两翼,其地势之高也恰似将天地都纳入眼底。这两句既写出了姑苏台的地理位置,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叹。
    颈联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岁月多因催发变,文章未足济身贫”,意思是时光荏苒,历史不断向前发展,而自己的才华却未能得到充分展示,因此感到无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尾联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悠然今古无穷恨,落日商歌暗损神”,意思是在悠扬的商歌声中,诗人深感人生的无常和无尽的遗憾。这里的“商歌”指的是《诗经》中的《小雅·伐木》篇中的“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今之望予兮。”
    整首诗通过对姑苏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自己的处境与历史英雄的命运,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