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负平生意气高,飞扬无力可徒劳。
未能董子陈三策,已叹潘郎鬓二毛。
癸巳流年冬至节,庚寅初度楚臣骚。
一卮且复同君寿,坐对梅花映锦袍。
【注释】
1.述怀柬王季野判官:写这首诗时,诗人正在贬谪中。诗题中的“述怀”表明了诗歌的主题是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抒发。“柬”即向某人写信或送信的意思。“王季野判官”是诗中提及的另一位人物,可能是指王籍,一位在唐代有名望的官员和文人。
2.自负平生意气高:意指诗人曾自视清高,有着豪情壮志(意谓“平生意气”)。
3.飞扬无力可徒劳:形容诗人曾经满怀壮志,但现实却使他感到无力(意为“空自努力”)。
4.董子:董仲舒,西汉著名学者、政治家,主张“大一统”,提出“天人感应”理论,对后世有深远影响。“陈三策”指的是他向汉武帝提出的三个对策。
5.潘郎:指潘岳,西晋时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以才情著称。“鬓二毛”意指他的发际已开始变白。
6.癸巳流年冬至节:指诗人被贬期间的一个农历十二月十五日(癸巳年冬至节),此时正值冬日寒风凛冽之际,也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候。
7.庚寅初度楚臣骚:指诗人在贬官之初度过的初度之年,也就是他初到任时的第一天。这里的“楚臣骚”特指屈原的《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以忠诚爱国而闻名,其作品《离骚》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作。
8.一卮且复同君寿:指诗人在饮酒时,希望借酒消愁,同时祝愿友人长寿。
9.坐对梅花映锦袍:描述诗人与友人一同坐在窗前欣赏梅花,窗外阳光透过梅枝洒在锦衣上的情景。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感受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诗人与王季野判官的交往,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命运的无奈。
首句“自负平生意气高”表明了诗人曾经自视清高,有着满腔热血和抱负。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实的残酷使诗人感到无力,这一句也透露出诗人心中的挣扎和痛苦。
中间两句“未能董子陈三策,已叹潘郎鬓二毛”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人生经历。董仲舒曾是西汉著名的学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而潘岳则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才华和美貌在当时享有盛誉。诗人在这里用这两位历史人物来比喻自己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哀。
接下来的诗句“癸巳流年冬至节,庚寅初度楚臣骚”则是对时间的描述。这里提到了具体的日期以及地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这段时间里的经历和心情。
最后一句“一卮且复同君寿,坐对梅花映锦袍”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饮的场景。诗人希望借此酒来消解内心的愁绪,同时也希望朋友能够健康长寿。这里的“锦袍”象征着诗人的华丽服饰,也暗示了他过去的辉煌。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交往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引人深思。